浅谈用“换字四步法”巧解应用题

 

                                        李继兰

 

    在小学数学中,应用题是一条必须经过的“道路”。应用题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它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开放性等特点。然后,有的学生每拿到应用题就只有望“题”兴叹了。我在教学应用题时,采用了“换字四步法”基本解决了这一“老大难”。提具体作法为:

    一、读题,找问题。拿到一道题后不要急于求成,帮学生列式、计算。先让他们读题几遍,从“粗”到“精”,弄懂题意,并找出“所求问题”(即:求什么?)。例如:同学们去采集标本,捉到蝴蝶6只,捉到的蚂蚱是蝴蝶的3倍,捉到的甲虫比蚂蚱少7只,捉到的甲虫是多少只这道题中要求的就是“捉到的甲虫多少只?”

  二、剖题。找出题中信息。在读题的基础上,把题目层层剖开。找出题目中告诉的信息,在上例中,已知信息有:①捉到蝴蝶6只。②捉到的蚂蚱是蝴蝶的3倍。③捉到的甲虫比蚂蚱少7只。

    三、换字。文字既生硬又难懂。如果把他替换成单一的,易理解的数学符号,就简单了。在上例中,我们通过读题、剖题,已搞清了题目有要求什么以及那些信息。再把题目中的一些常用字替换成某种数学符号,解题就不费劲了。把上例信息“捉到的蚂蚱是蝴蝶的3倍”中的“是”换成“二”、“的”换成“×”即为:捉到的蚂蚱=蝴蝶只数×3。把信息③“捉到的甲虫比蚂蚱少7只”中的“比”字换成“=”,“少”字换成“-”,即为“甲虫只数=蚂蚱数-7。这样把已知信息换乘等式后,既方便看,又容易理解。

在“换字”上,可以用一些简单的口诀:“比、是”当为“=”,“多”作“+”来“少”作“-”,遇见“的”字变为“×”。

 

    四、解题。把已知信息换成等式后,就简单了。只要把余下的信息妥当地放入等式就行。如上例中,把信息①放入第一等式中,就得出:“捉到的蚂蚱=6×3。要求“蚂蚱只数”列式为:6×3=18(只)。然后把得数放入等式二中,即为:甲虫只数=187。就可以顺利“甲虫只数”,列式为:187=11(只)。把“甲虫只数”求出来,问题就解决了。

  

    这样“换字法”,不仅适用于二步,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对于多不计算的应用题,只要有“字”可换,也可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