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让中国历史变得更加生动的特殊团体——士

江苏省新沂市第十中学  周彩凤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古老的长江从高耸入云的雪山中奔涌而出,跳珠喷雪,一路高歌,奔向一望无际的大海。中国历史就如这条奔腾不息的长江,从亘古走来,越过一处处险滩,又向未来流去。江面上浪花朵朵,漩涡迭迭。古今千秋事,名人次第出。这其中就有一个特殊的团体——士,他们就像一朵朵浪花,让延绵不绝、高峰迭起的中国历史变得更加生动。

什么是“士”呢?他们在中国历史上扮演怎样的角色呢?

士是中国古代“四民”士、农、工、商中一个很特殊的阶层。“士”在中国起源较早,商周时代,既泛指包括诸侯在内的各级贵族,又专指贵族中的最低等级,在许多时候主要指政府部门的中下级官吏。士可食田,多为武士,为卿大夫家臣,如毛遂、冯谖、侯赢、唐雎、曹刿等,或为自由职业者,如荆轲、要离、专诸等。西周宗法制发生动摇后,士阶层发生巨大变化,逐渐成为知识分子阶层的通称。他们大都受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教育,其来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旧贵族及其子弟在社会变革中门庭衰败,他们中有的人发奋攻读、积极投入到新的社会变革中,如商鞅和韩非等;也有的消极厌世,独处不仕,与现实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庄周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另一方面来源于庶民阶层或地位更低的众、皂及隶中的人,他们通过“积文学、正身行”(《荀子、王制》)而上升为士,如淳于髡就是由赘婿而为稷下名士等。

秦汉以后,士通过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度等选官制度或其它手段变成士大夫,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庞大官僚的零部件,变成统治阶级。另一些求仕无望的知识分子,沦落在社会最底层,或教书,或退隐山林,基本上影响不了中国的政治、军事和文化。鉴于此,本文论及的“士”主要是先秦的士。

“士”为什么在春秋战国时期十分活跃呢?

士中大部分专门从事政治及文化活动,一般都具有相当的知识或某一方面的专长,思想非常敏锐,而且善于思索,敢作敢为。春秋战国尤其是战国时期,各大诸候国全都面临着内政和外交的一系列新问题,在空前复杂的斗争中,如何保存自己、发展自己,削弱以至消灭敌国,是各国所关心的共同问题。一些励精图治、雄心勃勃的国君或卿大夫逐渐认识到人才和谋略的重要性,争相招揽贤士,组织决策的智囊团。有才能的士为了谋求官职,也为兜售自己的政治主张,游说于各国,他们朝秦暮楚,合则留,不合则去,给自己留有较大回旋余地。这样,游说和招贤相结合,从而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的一大特色,使我国的历史变得更加生动,演出了一幕又一幕惊心动魄的外交政治斗争的历史剧。

还有,士的产生与崛起对中国历史发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为春秋战国动荡的年代注入了活力,使原来僵化的历史变得生动起来。而空前社会大变革,也使士从宗法枷锁中解脱出来,从而赢得了相对的人格独立,并且使知识在王宫中制作的状况,逐步转变为有知识阶层中某些个人的独立创作,从而使诸子百家之说应运而生,形成了士新的品格。这些品格包括:博大胸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开放心态;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以先知觉后知,以先觉觉后觉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严格的道德自律。时代呼唤人才,人才推动社会。春秋时中国人才辈出,思想家如老子、孔子、墨子、商鞅;史学家如左丘明;诗人如屈原、宋玉;论辩家如公孙龙,惠施;医学家如扁鹊;水利专家如李冰父子、郑国;天文学家如甘德、石申等。可谓群星争天,蔚为壮观。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造就了巨人的时代。在世界古代史上,就学术人才出现的密集度和水平之高而论,大约只有古希腊的群贤可与之媲美。就其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影响,无论怎样高估计都不为过。

1、以实现“道”为己任

“道”是士的价值观念的核心,儒家的经典著作《论语》中多处论及。比如,“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君子谋道不谋食”(《论语·泰伯》)。这些论述都强调了士的价值取向必须以“道”为最后依据。中国的知识分子刚刚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时候起,孔子便努力给它贯注一种理想主义精神,要求每一个士都超越个人的利害得失,并发展成对整个社会的深切关怀。这一理想主义到了孟子那里便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他说:“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这一价值观念在后代一些知识分子身上得到了体现。《信陵君窃符救赵》里的侯嬴,在遇见信陵君之前,“年七士,家贫”,因“天下无道”而做了“隐者”。由于信陵君的礼贤下士,侯嬴才为信陵君出谋划策,最后以身殉道。也许有人会说,这里看不出侯嬴有以实现“道”为己任的崇高理想,殊不知,春秋战国时期的士要想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就必须依附权力。因为士作为一个阶层,缺乏独立的政治、经济社会地位,只有通过权力来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在侯嬴眼中,反抗秦的暴政及侵略,救危济困正是“道”的重担,他通过给信陵君献计献策,实现自己的“道”。《荆轲刺秦王》里的荆轲,在秦军压境的危急时刻,义无反顾地赴秦刺杀秦王,最后失败被杀,正体现了士“以身殉道”的人格理想。

2、有“士为知己者死”的执着精神

前面说过,士往往把实现自己的理想寄托在某一诸侯和明君身上,但这些掌权者如果要成为士的知己则应是一个礼贤下士、宽容大度之人。虽然孟尝君曾经冷淡过冯谖,但面对冯谖一次比一次“过分”的要求,他均能以一种大家之宽容大度风范来满足冯谖。当三年来默默无闻似乎“无所有能”的毛遂要与平原君共赴国难,到楚国结盟以解危局时,尽管平原君对毛遂的才能心存疑虑,但他终究给了毛遂一个“锥处囊中”的机会,这些是需要一定的胆识和勇气的。因而无论什么样的士,为知己者死成为他们共同的价值观和人生准则。侯嬴因年老不能跟随信陵君而最后“北向自刭”;荆轲明知“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仍然慷慨赴死;晋之豫让为报赵襄子灭智伯之仇,忍辱潜行,最后拔剑三击赵襄子衣而自杀;而聂政也为报严仲子知遇之恩而与韩相侠累同归于尽;朱亥则在信陵君要他随行救赵时说:“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3、足智多谋,胆识超群

春秋战国时期,各大国明争暗斗,战乱纷纷。但斗争历来就不仅是物质力量、军事实力的较量,同时也是智力和谋略的较量。当然,物质实力本来就是取胜的基础,但如果没有合适正确的谋略,没有非凡智力的谋划,优势往往会转化为劣势,强国也往往会成为弱国,反之亦然。战国历史无数次地证明了这一真理。而游说之士要赢得君主的赏识,首先必须对各国间冲突有明确的认识,有自己的一整套治国安邦的措施,用自己的谋略在国君面前展示出一幅美好的前景。既不能好高骛远,使人望而生畏,也不可高深莫测,使人感到迂阔而不合时宜,否则都很难成功。

士皆才华出众,且部分士还武艺高强,具有一种义无反顾慷慨赴死的情怀和“难酬蹈海亦英雄”的悲壮。当信陵君为救赵而一筹莫展之时,侯嬴深思熟虑,三言两语就解开了谜团,最后取得救赵的胜利。冯谖则在孟尝君“居安”时“思危”,为孟尝君“市义”,收买人心,并为孟尝君凿就“三窟”。毛遂,平时默默无闻,甘居“平庸”,正是为了在关键时刻大显身手,干大事,立大功。他随平原君使楚,对楚王先晓之以勇,再晓之以理,然后晓之以利,干脆利落,使原本陷入僵局的外交谈判 “柳暗花明又一村”从而说服了楚王,也使平原君发出“不敢复相士”的感慨。毛遂自荐所表现的胆识与勇气一直为后人所津津乐道。聂政在侠累周围“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的情况下,杖剑“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再现了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而荆轲,则是集谋略、武力于一身,以短短数语使樊於期乐于自刎,为赴秦作了“物质”准备;一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荆轲慷慨赴死的情怀和节操;在秦国宫廷上,面对秦王及诸大巨,谈笑自若,从容镇定,最后“被创”,仍“箕踞以骂”。可以说,荆轲在士的群像里是最富有英雄色彩的一个。而唐雎面对秦王的盛气凌人和骄横不可一世,不卑不亢,沉着应战,最后有理有利有勇有谋的击败了秦王,取得外交上的胜利。

士是春秋战国社会大动荡的产物,而士的活跃则影响了春秋战国的历史。站在当今时代的高度去审视那些“游士”,自然可以看出其历史的局限性。我们应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去认识中国古代的士,应该说,士的形象是中国知识分子光彩照人的形象,是我国文化艺术长廊中最亮丽的风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