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溪县二中  赵雪梅

  语文素质,主要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内在品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个性心理素质。这里科学文化素质是核心,怎样通过语文课来完成这个核心任务呢?下边谈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首先是改革阅读教学。

  语文课教学从根本上讲,就是对名家名篇的阅读、消化,所以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的主体。语文课的容量小,节奏慢,着眼于词、句的解释,拘泥于“三大块”形式的讲解。千篇一律地归纳或贴标签式的结论,照教参,硬抬结论,让学生抄在书上,而不是学生参与讨论、思辩,水到渠成自然地得出结论。这就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适应开放的社会形态,快节奏的生活,当然就不能提高语文素质。因此,必须对当前阅读教学进行改革。

  我认为,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大幅度地增大容量,加快课堂节奏,让有限的时间发挥出尽可能大的效能,从课内有力地向课外辐射、延伸。有了数量才有质量。教师要有效地指导学生主动积极、生动活泼地学习语文。要做到“有效”就必须抓住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语言特色或构思特色或审美趣味进行点拨、讨论。至于与课文相关的背景材料、知识性材料等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记忆,可以把《教学参考书》一些内容印发给学生,特别是课外阅读课文。学生读一节课,比教师讲一节课的容量大得多,记忆还深刻些。可以通过小测检来加强对知识性的东西进行巩固。同时,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充分重视方法的传授。比如讲散文时,同时也要传授散文的鉴赏,甚至还要传授散文的写作方法和要领,进行必要的散文习作练习。这样学生以后遇到类式的作品,就有了深入堂奥的门径,从而增强兴趣,获得营养,提高了一种能力。另外,阅读教学中,还应培养学生的一种批判性精神,不人云亦云。所谓批判思维能力是指一个人对事物及其关系的判断能力,包括评判力,识断力,鉴赏力,审定力等。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这种批判意识,才能对客观世界有自己的认识、自己的理解,自己的领悟,才能作出清楚的结论,为创新作准备。阅读教学就应该给学生这样一个练习的机会。比如对名家名篇时代地域的局限性,阶级的局限性,主题的局限性,遣词造句方面的局限性等进行辨析,以新的历史高度去阐释,得出新的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就成。艺术的本质在于创新,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一代新人。语文教学要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激励学生去创造,这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其次,改革作文教学。

  目前中学生,中学毕业了,70%的人往往写不成一篇1000字象样的文章。这不能不说是我们作文教学的失败。目前写作教学的症结主要在于将学生禁锢在课堂里,死板地教条地传授一些写作“诀窍”,加上应试教育的干扰,记叙文写成“开始、发展、高潮、结尾”四股文,内容干瘪,只有几条筋,缺少具体的记叙、描写、议论,语言口水话;议论文写成了“引、议、联、结”四股文,观点不新,论据陈旧,缺少分析。要克服这些弊病,我认为应把学生从课堂里解放出来,让他们到火热的社会中去寻找素材,激发灵感,学会写作。须知,生活才是写作的唯一源泉。首先要对事物熟悉,要掌握材料。要多读多背一些名家名篇诗词歌赋,指导学生多读一些报刊杂志上的有关文章,结合课文指导学生能读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精品名文;利用节假日做社会调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工农业科技或产品活动以及春游、爬山等活动。这些活动既是生活的积累,也是写作艺术的积累。特别是多读背诵名家诗词歌赋,脑子里积累多了,写作需要时就可以马上搬出来即可使用,古人讲“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目前作文教学还存在一个大的毛病,缺乏科学性、序列性,随意性很大。写作文时,往往写一个题目在黑板上叫学生写,完了,找一两篇在班上评讲就了事。至于该不该在这个时间写这个作文,与前后作文有何训练衔接,每次作文到底应达到什么要求,全学期应训练哪几个要点,达到什么要求,心里没谱。训练不到位,作文素质不可能提高。

  第三,应加强听说训练。

  社会的开放,时代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的大量涌人,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倚重口头语言而不是书面语言。比如,你去求职,经理找你谈话,你首先是自我介绍,问一些问题,你应立即回答,而不是先递上《自我情况简介》,对提出的问题,用书面回答。所以,这就给语文教学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必须重视学生的听说能力的提高,而目前的语文课对听说训练没有足够重视,或者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训练。其主要原因,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传统是“重读写,轻听说”,加之高考及其中以书面语言为主,所以许多学生讲不清一件事或一个道理,说话结巴,在人多的场合更不敢开口,这种状态不改变,语文素质教育就会留下缺口和隐患。

  第四,要提高老师自身的语文素质。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没有高素质的教师,怎么可能有高素质的学生?对语文教师,一要广泛阅读,二是深入思考。不多读书,不读新书,讲课就不会有新鲜感。有了广泛的阅读,才会积累起丰富的知识,才会有开阔的视野,才会保持对时代的敏锐和对生活的新鲜感,并把这种感觉带进课堂,融入讲授,传递给学生。同时要积极思考。名篇要讲出名堂,讲出个人的体验,感悟,而不仅仅按“教参宣科”。要使学生有兴趣,首先自己要有兴趣;要使学生有收益,首先要自己付出心血,不可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就必须要提高老师自身的语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