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兴文县共乐初中  杨庭虎

  所谓创新,就是有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表现。具体表现,就是敢于对书本上的知识产生质疑,在深入理解、领会前人智慧精髓的基础上,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有做小制作、小发明的念头,敢于尝试,敢于实践,不管这种实践成功与否,也不怕失败,能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坚定地迈出自己的步伐;不裹足不前、不固步自封,不盲目崇古,不迷信仅威。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善于进行创造性的学习、运用知识,善于对已知知识进行“重新组织”或“转换”,从而萌发新的构想。

  由此可见,创新能力不仅表现在对知识学习的选择、处理和运用上,也不仅反映在对新思想、新事物、新技术的发现发明上,而且表现在有没有怀疑的精神、求变的态度和综合选择的能力、有没有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因此,创新能力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结合素质。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语文学科,肩负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本文就这一问题,谈几点不成熟的作法,以供同行们参考。

  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心理学告诉我们:创造性思维是经过独立分析综合形成新联系,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的一种有创见的思维。创造性思维较之其他形式的思维,其特点主要是:

  1、积极主动性,即处于搞不清问题的性质、成因或解决方法就不甘罢休的探求状态。这种状态甚至达到入迷的程度。

  2、发散性,即不拘于传统的或一般的答案和方法,能提出与众不同的设想,而且不急于归一,以求找到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3、独到性,即能产生新的结果,如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或设计新产品。

  由于创造性思维具有这些特点,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常用以下方法:

  A、激趣。我常常在刚上课时用极短的时间,即明确了学习目标,又撩发了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一次教《最后一课》,我打趣道:“常言说,听其言,观其行,这是了解人的方法。其实了解人不光要听言观行,还要猜出他心里的想法。想不想用这种方法了解小弗郎士?一个问题统摄全课,课堂创造气氛浓烈。

  B、放胆。要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首先是要学生敢于说话,敢于争辩,无所顾忌。我在上《沁园春·雪》一文,要求学生朗读课文时说:“我们要读出激越豪放的感情。”一位学生大胆说:“我认为应读出檄越豪壮的感情。”我当即引导全班同学品味,表扬了指正教师的学生。一种新见解的萌芽是艰难的,经常不能被人们接受,常发“怪问”的学生不仅一般教师不喜欢,同学也易产生反感,认为是“出风头”,如果不鼓励这种学生,创新活动就难以进行下去。

  C、延判。创造思维的形成一般要经过准备期、酝酿期、明朗期及验证期。因此对有些问题教师不要急于判断,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如在《晋祠》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有一只石雕大虎,两只前爪抓着水边的石块,引颈探腰,嘴唇刚好没入水面,那气势好像要吸尽百川似的。”有的学生认为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有的认为不对,是夸张。我在一旁未加判断。要求学生一起回忆一下比喻和夸张修辞方法的特点,学生便顿悟了。

D、存异。常言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性格不同,爱好也不相同,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也不可能完全相同,这种差异是受多种主观因素影响的,它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如果强求“同一”,势必堵塞创新思路。  

二、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跟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像力是科学研究的因素。”我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启发学生的想像力。在教学童话时,就让学生在超越时空的天地里自由驰骋;在作文指导时,也注重学生想像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只要遇到可以启发学生想像的便竭力为之。如在上《起点之美》第二自然段时,要求学生设想:这“六种”人生起点的成功终点分别是怎样,失败的终点又会怎样。想像力是创造力的基础,没有想像力就没有创造力,没有丰富的想像就不会有飞机、轮船、卫星,不会有牛顿定律、相对论。正因为如此,注重想像力的培养已成为目前选进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三、鼓励学生质疑

  质疑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钱梦龙老师曾说:“我们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老师从中精选出苦干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再交给学生讨论。正是由于钱老师对学生提问积极性的保护,他的学生才提出了许多高层次的问题,创造力得到极大的发展。我在上课时,总是鼓励学生质疑。例如《孟子》二章中“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一句,教科书解释为“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有的学生指出教科书把“封疆”解释为“划定的边疆”,那么“封”就是“划定”的意思,是动词,而“封疆”则偏正短语,这一解释欠妥。我表扬了质疑者的可贵精神,然后引导学生对这一疑点进行探究。他们说:“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与下文“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构成排比,“封疆”与“山溪”、“兵革”相对,“山溪”、“兵革”是名词,“封疆”也应是名词,是边疆的意思。学生言之有理,我予以肯定。质疑是培养学生不盲从、有主见的思维品质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总之,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多种多样,需同行们不断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