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涟水中学     王冬琼

地理问题意识就是指学生在地理认知活动中(概念的学习、技能的训练、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等)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理论问题或实际困难时而产生的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对于这个定义,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理解:首先,产生问题意识的主体是学生。在地理认知活动中,应该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而不是教师给予问题;问题的解决是由学生主动的分析、思考、搜集资料和探索,而不是教师给予结论性答案。所以,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从以往以教材为本、教案为主、主观拟定问题,转变为师生共同研究问题、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提出假设,利用方法去探求新知,使学生投入到地理课堂学习中,发挥自主能动性,让他们有充足的机会去发现、去探究。其次,问题意识的产生要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下,即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有赖于“适宜的环境和气氛”。如果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味地“灌输”,没有问题情境、没有机会、没有氛围,学生较难发现问题,即使学生发现了问题也没有自己探索的时间,学生会在老师给于的答案和结论面前失去学习兴趣,思维出现惰性,反应迟钝,对地理问题不再动脑筋,甚至是对地理知识的抵触心理。所以一定的思维空间对于学生是很重要的!第三,在地理认知活动中,每个学生都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具有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性和双(多)边性,因此,应重视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互动,通过相互启发而发现问题,以培养和发展问题意识。具有问题意识的学生以科学权威体系为标准,自己观察,自己思考,自己判断。从人才成长的规律与教育实践来看,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学生更富有创造才能。

据报道,在一次国际性奥林匹克竞赛结束后,外国科学家举行了一次面向参赛选手的报告会,并接受选手的提问。外国的参赛选手纷纷举手提问,但中国夺得金牌的选手却始终没有提出任何问题。一位外籍教师在谈到中外学生的差异时说:“中国的孩子非常聪明,为什么在课堂上不踊跃提问呢?”这也表明,我们的中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缺乏问题意识具体表现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这一类情况是学生虽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但没有表现出来,呈潜在的状态。对教师来说,要鼓励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潜在的、静态的问题意识转化为现实的、动态的问题意识。第二类是不能提出问题。第二类情况是学生受教与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上课时思想不集中,思维惰性大,不善思考,不能提出问题,问题意识较少或没有。教师对这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重在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