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县水冶镇三中  蔺瑞颖

在课堂上,老师讲老师认为的重点难点,这是天经地义的事,谁也不会认为有什么不妥,但是,经过这样长期的“训练”,教师抱怨学生学不会,学生不爱学习;学生也就在这样的“训练”下越发感到枯燥乏味,自然对学习也就失去了兴趣,只能是疲于应付,根本谈不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自学方法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在课堂上要以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学生主体地位,教会学生学习,可以一改过去教师在上面讲得天花乱缀,学生在底下昏昏欲睡的局面,课堂气氛开始活跃起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求知欲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因此,教师必须依据教学目标,利用学生求知新奇、好问心理特点,紧密结合语文教材本身丰富的感染力,激起学生寻根究底的心理倾向,促使学生的好奇心上升为求知欲。把的愿望转化为的内在需要。在导入新课时,我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采用故事引入、设计悬念、问题质疑等灵活多样的方法,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在兴趣盎然的良好精神状态中投入新课的学习。如教学《社戏》一课,板书课题后,我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什么是社戏?写了哪些人?在什么情况下他们作了什么事?人物的品质怎样?这些问题的提出在学生头脑里留下了悬念,激发他们去探寻答案的兴趣。 

二、创造条件,保证学生主体操练的时空。

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说过,课堂教学的成效依靠师生共同努力。教师应着力改善课堂教学结构,变一言堂群言堂,努力营造一个全体学生积极学习的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更多的课堂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教师要精心设计最近发展区切合学生学习的需要,复现已知的学法或相关的知识,通过调动学生耳听、口说、眼看、动脑、动手等感官功能,激发学生主体参与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自己能读懂的就不再去讲,自己能领悟的就不再分析,腾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问、去读、去讲、去写,自己去品味,自己去想像,自己去评论,教师只在关键的地方点拨一下。

三、发扬民主,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发展学生个性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课堂教学要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一方沃土,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创设师生之间平等对话机会,让学生在没有顾忌、没有压力的宽松的心态中,发表自己的所思所见,以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如我在教《曹刿论战》一课时,引导学生对教材中表现曹刿“远谋”的词句进行分析,进行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自我感悟,课堂效果很好。教育的本质回归意味着尊重与发展个性生命,在激励求异的原则下,多元解读的课堂气氛是宽松而民主的,学生敢持己见,标新立异,有充分的心理空间和自我意识,没有被动消极的工具状态,因此,个性得以张扬,人格得以健全

实施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在探索中不断前进,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主体性教育的主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