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契机 巧解课文
                                     山东省莱州市夏邱中学   孙红梅 周建忠
中学语文教学中,对课文结构的分析是十分重要的,也是相当复杂的。文章结构是对文章材料的组织安排,文各有异,结构当然也是千姿百态,各有其独到之处。教师要从篇章结构入手,才能真正把握其思想内容及写作内涵。下面仅就如何引导学生抓住文章关键之处(契机)来巧解其结构的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及我们的做法。
一是以某些提示性词语为契机,巧解文章结构
如严阵的《牡丹园记》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但其结构对称,第二部分开头的“1959年,也是4月”一句中的“也是”一词,就是解开本文结构的契机,由此可以知道前边曾交代过“1935年4月”。这是文章两大部分的分野,抓住了这个词,也就巧解了本文结构。
二是以某些提示性语句为契机,巧解文章结构
如叶圣陶的《苏州园林》是一篇说明文,在总括介绍苏州园林建筑特点时,用了“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四句话作为统帅全文的提纲,在具体分析时又在每项特点前用一句话作为领起,这就是巧解本文结构,掌握本文内容的关键所在。
三是以某些过渡性段落为契机,巧解文章结构
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一篇记叙文,在叙述松骨峰战斗、马玉祥救儿童、无名战士吃炒面三件事时,其中穿插了“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地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热情”和“谁都知道,朝鲜战场是艰苦些。但战士们是怎样想的呢?”这样的过渡段,使行文不显得突兀断裂,认真加以分析则有利于对全文层次脉络的理解。
四是以作者提出的问题为契机,巧解文章结构
如彭荆风的《驿路梨花》是一篇散文,作者巧妙地设置了“小茅屋的主人是谁”这一问题,然后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记叙,这就是解开本文结构的关键。又如《奇特的激光》是一篇说明文,其中“区区一束光线,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威力”,“那么,怎样才能产生这种光呢?”等几个设问,正是这篇文章的结构提纲。
五是以文章的线索为契机,巧解文章结构
如鲁迅的《药》这篇小说中,夏瑜“被杀→血被制成药→华小栓吃药”是一条明线,是文章结构的体现。而《故乡》中那幅“神异的图画”是潜行在回故乡过程中的一条暗线,从“月下海边瓜田”到“记忆苏生”再到“闪出那幅神异的图画”,恰好是“我”的美好愿望逐渐破灭的过程。
六是以文章的题目为契机,巧解文章结构
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题目中的“从”、“到”两方面,正是本文两大部分内容的体现,是解开本文结构的契机。
七是采用“中间突破,两头分进”的方式,巧解文章结构
如邓洪的《潘虎》是一篇革命回忆录,首先将“我的一天经历”从文章中截取出来,再分别向两头找首尾,结构就一目了然了。
八是采用“从头至尾,各个击破”的方式,巧解文章结构
如鲁迅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这篇驳论文,分析时从“资本家的走狗”,到“丧家的资本家的走狗”,再到“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一路打来,水到渠成地解开了文章结构。又如《“友邦惊诧”论》一文,从驳敌论点一“友邦人士,莫名惊诧”,到驳敌论点二“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再到驳敌论据,顺势而下,文章结构清晰地显现了出来。
九是采用“擒蛇捉尾,倒溯而上”的方式,巧解文章结构
如《宇宙里有些什么》是说明文,在介绍每一方面时,都有小结性语句或段落,这就是结构关键处,从小结的内容即可以看出前边介绍的知识,从后边找来,文章结构一目了然。当然,这种方法由于超脱人们常规思维方式,系一险着,指导学生时切记慎用。
总之,文章千变万化,结构各有千秋,指导分析时全在乎教师的运用之妙。要活,要善于抓住契机,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真正使每篇课文都能在我们手下“砉然而解,如土委地”,从而达到神奇的指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