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思想一片飞翔的天空

                                ——引导初中生课外阅读初探

                             文/黄万芳

  人类获取知识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与其阅读量大致成正比。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读书。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初中语文强化课外阅读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

       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宽阅读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张志公先生指出:“语文这个工具,要掌握得好,运用得好,首先必须手中握有丰富的材料,贫乏是语文能力的致命伤。”古人也一直强调多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们认为只有多读,才能善写。要使自己学问广博,有效的途径就是走进课外阅读。陶行知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的,相比于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优秀作品,教材只能说是“沧海一粟”,单凭课本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课外大量阅读其他作品,汲取精华。那么应该怎样进行课外阅读呢?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和探究的: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并使之养成阅读习惯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阅读产生了强烈而浓厚的兴趣,被书中丰富多彩、瑰丽多姿的世界所吸引,阅读的欲望才会激发出来,心灵深处才会产生对知识的渴求。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学生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因此,在指导课外阅读时,要精心备课,因材而异。故事性强的作品,可以介绍一个有趣的开头;语言优美的作品,可以朗诵一段;知识丰富的作品,可以择要讲一些学生前所未闻的知识。

       另外,还举办多项阅读活动,增加学生的阅读动力。

       1.办。组织学生自办手抄小报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手抄小报的内容广泛,国家大事、校园生活、人生感悟等。学生根据要求,独立命题,编辑材料,设计版面,并配以彩色插图。如围绕“北京奥运”这一内容,学生就办出了《奥运连着你我他》、《奥运冠军知多少》等精彩小报。

       2.赛。为了使学生的读书热情持之以恒,利用课外辅导课时间举办辩论会、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等读书交流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3.展。举办读书笔记展览。对那些优秀的读书笔记、剪贴报、摘抄本,获奖的手抄报、征文等学生作品,在教室中的学习园地专门设置“精品欣赏屋”供学生欣赏,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加读书的动力。

       二、教会学生阅读方法,以美文激励学生作文

       课外阅读让学生自己看书,和古人对话,和外国人对话,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生活,用自己的心体味人生,自己做学习的主人。但老师也决不是放任不管,应进行行之有效的指导。

       现在许多学生喜爱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名人传记、科普读物,这都是可喜的现象。但另一方面,也有不少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往往是社会上风行什么就看什么,而一些所谓流行的书,又并不都是表现真善美的,宣扬复仇、搏斗、色情的读物也混杂其间。初中学生阅历不深,还比较缺乏对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辨别能力,易受不良影响。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好书可以提高一个人的人文素养,而低级读物则可以毁坏一个的德行情操。因此课外阅读在尊重学生阅读的选择和自主性的前提下,教师一定要积极地引导学生阅读那些充满人性的文章,使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真假、美丑,具有正义感、爱好和平。笔者就曾指导学生进行一系列专题阅读,并进行了如下五个专题:

       1.人间真情。2.哲理思辨。3.精神家园。4.针砭时弊。5.人格力量。

       每个专题由3篇同一话题不同角度的文章组成,同中有异,异中有同,适于对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另外,我还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

       1.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摘录佳句,精彩片断,名人名言等,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用读书方法。读书应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

       3.指导学生写作。梁衡说:“如果说读书是一个人有没有求知欲的标志,那么写作就是一个人有没有创造力和责任感的标志,读书是吸收,是继承;写作是创造、是超越。”课外阅读不仅提高了学生人文品位,也不断引导、激励学生感受生活,创作文章。学生平时养成了积累的习惯,写作起来再也不会为素材而发愁。同写“牵手”,有的同学通过母亲牵着自己的手,写出母爱;有的则由牵手写到挣脱妈妈的手,写了自己的成长。读因写而深化,写因读而丰富,读与写形成了良好循环,奠定了学生坚实的人文底蕴。

       三、提高学生人文品位,让真善美广植人心

       “人文精神”的失落是语文失去魅力的根本原因。而课外阅读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学生的人文精神。如《读者》作为国内最具人性、最具温情的杂志,它的大多数篇目,挖掘出了许多普通人蕴藏在心底的点滴美好,似一缕温暖灵魂的阳光照亮了读者的心田。难怪学生中有70%把《读者》作为自己最喜欢的一本杂志。人文精神的光芒使它散发出了恒久的迷人魅力。谷亚同学在《因为爱,所以温暖》推荐语中写道:“我们总是把自己封闭在一个自我的空间,漠然地走着自己的路,顾不得欣赏沿途的风景。是世界太枯燥乏味,还是我们心灵蒙上了太多的灰尘?看过《因为爱,所以温暖》才知道,因为漠然,我们错过了很多次让我们潸然泪下的感动!”。

        巴金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使人变得更好。”通过长期的课外阅读,学生们在阅读中品味人生,提升了人生的境界,真善美广植人心!

       阅读,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阅读,让博学和睿智丰富我们。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课内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而且有课内教学替代不了的功能。“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教师应在积极引导学生阅读的前提下,给他们思想一片飞翔的天空,让他们课外阅读之路越走越宽!

       (作者:江苏省建湖县庆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