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拒绝作秀

                                文/苏延清

 

   感恩教育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 举国上下“感恩教育”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感恩教育的形式也是五花八门,这其中不乏一些别出心裁之举。

   据媒体报道:重庆一中的毕业典礼上,千余学生跪拜老师以感恩之心(《三秦都市报20100606);重庆丰都县星火学校校长郑天云,在家长会上,当着1200师生和家长的面,给母亲下跪洗脚,称其此举的其目的是对学生进行一次“生动、别开生面的感恩示范教育”2010119日《重庆晚报》)。

此消息一出,舆论哗然,持反对着多,支持者也不少。

   诚然,对青少年加强感恩教育既有必要性且有紧迫性。但感恩之情是否一定要用这种带有浓郁封建色彩的礼俗来表达呢?感恩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多姿多彩笔者认为选择跪拜礼表达感恩,难免有作秀之嫌。

       我们不妨先追溯一下跪拜礼产生的渊源。 据:在汉以前,还没有正式的凳椅人们在进食、议事、看书时,只在地上铺一条用芦苇、竹篾等编成的铺垫用具,即席子,人就坐在席子上,故称席地而坐。在接待宾客中,每当着向客人致谢时,为了表示尊敬,往往伸直上半身,也就是引身而起,俯身向下使变成了”,久而久之,形成了日常生活中的跪拜礼。可见,跪拜礼主要是当时特定的物质条件和生活习惯下形成的

      今天,人们的物质条件和生活习惯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除在一些特定的场合人们仍然保留“跪拜”礼俗外大多数场合已不再沿用“跪拜”来表达人们的尊敬之情。其实,多年来,不受任何条件限制的弯身行礼以示恭敬的 “鞠躬礼”因其简捷、方便而深得国人的普遍接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面对上司、面对长辈面对恩人、面对师长,可以随时随地地以深深的一表达自己感恩、尊敬之情 

    面对众多的感恩形式,有些人仍然情衷于早已过了时的陈俗冗礼,实在有悖于与时俱进,建设新型的精神文明之时代号角。

    教育学生学会“感恩,继承尊师敬老的传统美德,其确实可嘉,但是应重在学习“感恩传统精神实质,不必过于拘泥于传统的形式。“一切要从娃娃抓起”,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在孩子的“感恩教育”中扮演着其它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角色。时下,在我们的“感恩教育”中,既要注重教育者精心创设的有形“载体”,又不能忽视“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如何做到家庭、学校、社会在“感恩教育”方面的默契结合,将成为时下我们对青少年开展“感恩教育”值得进一步研究课题

                                                                   

通讯地址:甘肃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                     邮编:743000 

联系电话:13993289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