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

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已逾八年,深感三尺讲台潜力无限。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不断拓展自己的学习渠道,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教学效率的提高,一直是我不断追求的目标。

在教学实践中,亦走过“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青涩和迷惘。如何探访到那“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玄妙境界,似乎只能侧身咨嗟,然后俯下身去继续探寻,努力做好教学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做到层次清晰,结构合理;采用适当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以下,将以我在雅安市中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上的一堂课为例和大家分享点滴。

我讲授的是高考知识点之对联运用。对联,对于同学们来说无疑是个“熟悉的陌生人”。所以在备课过程中,我认真分析了学生的情况,首先确定了由易到难、逐步深入的教学思路。其次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我要求同学们搜集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对联,上课时作交流。这个课前准备是比较容易的,我校有悠久的历史,较为深厚的文化积淀,只要同学们用心观察会发现我们校园内对联的运用并不少。

在上课过程中,我借助趣味性较强的故事联导入。故事讲的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为防人揭走自家的对联竟在除夕之夜写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的对联贴在门上,讲到这里同学们无不感到惊讶。我接着讲,第二天一早对联果然没被揭走,王羲之上下联的末尾加了三个字便让街坊邻居拍手叫绝!这时大家早已纷纷猜测起来,待我说出答案,同学们也为此联的巧妙和作者的智慧叫好。

看到同学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我想是大家展示自己的时机了,就让同学们拿出课前搜集的对联相互交流。有的同学搜集的是学校报栏处的那副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有的同学搜集的是我校老前辈刘梦碧先生为学校小亭撰写的“览群书也览小园星月,听铃韵还听细雨芭蕉”;有的同学搜集的是离我校不远处的九乡石牌坊上的“光争日月昭千载,志凛冰霜萃一门”……

同学们适当交流之后,我又将自己课前搜集的一些名联发给大家,同学们便饶有兴致地朗读起来,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柏节松心宜晚翠,童颜鹤发胜当年;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待同学们读完,我又鼓励大家在我们学过的古诗中去寻找。于是大家又回忆道: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通过这一教学环节,同学们对于对联有了整体的感知,同时也激发了同学们的求知欲望。在此基础上,我根据高中阶段对这一知识点的要求讲解对联相关基础知识便水到渠成了。

接下来是做情景练习,我要求同学们结合我县的自然人文特点构思一副对联并在学习小组内交流、修改。在这一过程中,我也深入到同学中间和他们一起斟酌字句。最后是成果展示,由学习小组推荐佳作,全班同学共赏。有的学习小组展示的是“碧树遮古道,鲜花映新城”;有的学习小组展示的是“悠悠大渡天蓝湖碧,隐隐崃山果红椒香”; 有的学习小组展示的是“泥巴山上千里雪,大渡河面万点金” ……教室内时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那是同学们相互的赞许,或许还有对自己的鼓励。

当然,语文课堂效率的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过程。现代社会科技高速发展,信息传播方式日趋多元,这对语文教学既是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作为语文教师更应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科学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拓宽视野,汲取生活养料。采用课前演讲、写作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课堂内外的有机统一,以语文学科特有的魅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四川省汉源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