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东门小学    张卫丽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意识是一种探索意识,是创造的起点。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探索、创新、发展。那么,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下面就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对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认识: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于提问;

学生敢不敢提问,取决与是不是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将自己融合到学生当中去,尊重每一个学生,要允许学生议论,相互交流,争议辩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发表不同的见解。给学生创造一个思维的环境,以鼓励的手段,去引发学生的问题思维,及时捕捉学生的智慧灵感。从而形成师生间的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这样不仅使学生具有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的学。

   二、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想提问;

人人都有好奇心,学生的好奇心尤其更强。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能牢牢拴住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教师首先让学生随意说出一个三角形任意两个角的度数,教师猜猜第三个角的度数;当然,教师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准确回答,然后教师要求变换角色,老师出题,让学生竞猜,这时学生会不知怎么回答,纷纷想知道老师刚才是怎样猜的,从而产生“怎么这么神呢?”这样的问题意识,带着强烈的求知欲,主动探索知识规律。

    三、注重探究培养能力,使学生学会提问;

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探究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因此可以在知识的探究中针对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越强烈,学生的情绪越高涨,思维越活跃,从而有利于突破思维的惰性与定势的局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随着探究的深入,在学生不断获得新知的同时,也产生新的问题,为问题的培养提供了契机。

   四、潜移默化,养成问问题的习惯;

   以往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向学生提问题,却很少看到学生向教师提问题,学生往往不知从哪入手提问题,不知提什么样的问题。因此教学中要教会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一是要在知识的“生长点”上找问题,就是在从旧知到新知的迁移过程中发现和提出问题;二是要在知识的“结合点”上找问题,也就是要在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上发现和提出问题;三是从自己不明白、不清楚的地方提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提问题,并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这样平时就在课堂上持之以恒的交给提问题的方法,天长日久,学生就养成了问问题的习惯,学生的问题意识得以培养。

  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