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恰当把握多元解读

                                     甘肃省成县城关中学   李小全

  

  新课标“倡导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尊重学生的多元化理解”“倡导学生的感悟体验。”文字需要学生亲自去品读、去咀嚼、去揣摩、去感悟,以此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以此来感受语言文字的律动,以此来打动自己的内心,以此来激发自己的情感。

    一、近年来有些学校对多元解读的误区

  首先是课堂教学中对文本进行无边际的任意扩张。在多元解读的“大旗”之下,语文教学成了徒有虚名的“思想跑马场”,使教学过程中本应该担负的语文能力训练与思想教育、情感熏陶任务大打折扣,忽略了学生主体的真正精神参与和心灵体验。须知我们面对的是十多岁的学生,不论是从理解,阅历,还是知识储备都很少的涉世未深的少年,需要对他们语文能力训练与思想教育、情感熏陶,而非在45分钟的课堂上毫无目的的“神游万仞”。其次是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放弃了教师的引导作用。 由于对多元解读的误解,对学生的见解与观点总是以所谓“见仁见智”来加以肯定,不敢也不善于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使课堂失去了前进的方向,没有了“主心骨”,于是文本解读难免流于肤浅的表面,难以深入。有时候偏离方向,在课堂讨论时失控。

    二、多元解读要解放思想,不唯“权威”和“标准”

  既然是多元解读,就要“以文为本”,求得“多元”。多元地解读文本,一直是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所重点提倡的方式。在我们当代的阅读教学中有这样的一句流行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的,多元化的个体必有多元化的眼光,多元化的解读视角。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读者对文本解读的视角、广度、深度、过程、以及文本对他今后的作用都是不同的。多元解读文本,不仅是一种读者们在阅读时会出现的结果,更是现在大力提倡的一种阅读方法。如何让这种阅读方式科学化,发挥它的真正作用,正是语文学科在阅读教学中认真思索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恰当评价,尊重学生的多元解读

  正视学生间的差异。词语理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具有递时性,要经历“模糊——清晰——模糊”三个步骤,并且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仅就教材而言,很多词语只须意会,能基本知道其意思,能运用即可,不一定要求他们理解得很深入。但随着课外识字、阅读活动的开展,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差异更加明显,对词语理解也出现了明显的层次性。教学评价时就要承认这种差异,恰当引导。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维果斯基说:“词语只有在获得了感性的个人涵义而不是单纯作为概念存在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个体生命中一个生气勃勃的细胞。”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我们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词语教学也同样要尊重学生的多元解读。学生由于生活、语言积累等差异,对词句的解读就出现了多种理解。

    四、引导“细读”,欣赏品读

  有些词语只要粗读意会,而有些词语却要“细读”。一些词语的学习对后续学习、词语积累有积极重要作用,教学时就必须引导学生细细品读。特别是一些成语都有固定的格式,其中还有丰富多彩的成语故事(典故),都得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丰富学生的文化积淀。词语教学的对象并不局限于新词。有些词语对学生而言,已不是新词,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有非凡的意蕴。词语既有深刻的内涵,在具体语境中还有丰富的弦外之音。所以,语文教师一方面要拓展学生词语学习的时空,另一方面要研究词语的文本价值及教学策略,让词语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语文素养的生长点。

    五、多元解读的依据在于实证资料

  对于课文,我们应该有怀疑精神,对质疑的问题要多查资料,要多据文献。许多课文注释,也只是一家之言,依据也可能很有限。对这些东西,我们不妨引经据典,来证明它的正误。比如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常见版本中对“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一句中“人”的注释是讳李世民之“民”,故说“民风”为“人风”。但通过查检柳氏有关诗文,多见用“民”字,并无此讳,而且同时代其他作家也多有不讳“民”者。至于李贺讳其父名“进肃”而不试“进士”,那是另一回事,讳父而不讳君,并不矛盾。在此大可不必以偏概全,以一人之行推他人之意。

    六、加强多元解读的指导,创造多元解读的课堂氛围

  我国传统的“师道尊严”的观念,造成师生之间的不平等和情感、心理上的距离感。这种师生角色地位的恒定化,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想让学生在多元解读文本过程中彰显个性的风采,前提就是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创造文本多元解读的课堂氛围。“文以载道”,文本总是承载着一定的价值取向,提倡多元解读文本,尊重学生的个性体悟与发现,并不意味着简单肯定学生不成熟甚至错误的解读。对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不能脱离文本中心,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不能理解为任意性。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合理的解读,使学生的思维在正确的方向上合理发散,对学生的解读要理性指导。

  总之,每一个学生具体的阅读,都有着各自注重的焦点,每一位学生的理解,都与原有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生活经验和阅读习惯等有关。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往往是带有个人经验色彩和想像性的,但这些理解却往往充满灵性、闪耀着创造的光芒和智慧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