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

/曹宝山

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已经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历程,语文教学虽然不断进行改革,但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模式及按“知识点”的条条框框和思考题逐一分析、解答、落实的应试教学模式仍然妨碍着学生对文章美的直觉感知和体验,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把一篇很美的文章讲解的支离破碎,不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来感受到美的魅力。如何扭转这种不良现象,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塑造、建构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而学生的审美心理的建构是要通过审美教育来实现,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心理素质教育,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在此谈几点个人的感受。

一:在教学中要处处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

人是通过视觉、听觉进行感知的。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文学作品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思想美。也可以运用朗读,使学生的审美感知的指向隐含于审美对象的美,激发起审美主体心理上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让学生体会到审美的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

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人物或景物的形象美进行剖析,让学生感知美。例如冯骥才的《珍珠鸟》,作者把无知的小鸟赋予人的灵性,通过对珍珠鸟外貌、神态、动作、性情的细致描写,一只娇憨可爱的小鸟跃然纸上,以至于最后“趴”在主人的肩膀上睡着了。细细品尝全文,仿佛作者在为我们描绘一幅美丽的画卷,仿佛看到了作者和小鸟和谐相处、亲密无间的动人场景,给人以美的享受,令人陶醉。

二:在教学中处处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与联想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将课文的审美因素与学生的审美经验“接轨”。这种接轨要求教师在分析课文、阐述问题以及提问时,恰当地融入学生社会生活和课余生活的内容,启发学生进行想象和联想。奥地利心理分析学家马赫曾对联想作过这样的论述“……在两种突然同时迸发的意识内容ab中,一种内容在出现时,也换起另一种内容”。这种联想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快感,联想的结果是学生的思维超出了作品本身。如吟诵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出现在人的脑海里的何止是黄河?也许是一泻千里的瀑布,也许是浩瀚无垠的大海……想象在人们脑海中显现的是许多波澜壮阔的画面,使审美的感受更丰富了。一篇课文中的审美因素很多,教学中应抓住课文中最能反映主题的,反复出现或突出表现的主要人、景,抓住凝聚作者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焦点的“情结”,诱导学生阐发和品味。这样就可以对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训练,使学生得到发生想象和扩展联想的实践锻炼。

三:在教学中要处处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与审美理解能力

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有的歌咏伟大,有的歌咏平凡;有的歌咏善良,有的歌咏纯真;有的鞭挞丑恶,有的揭露黑暗……这些丰富多彩的内容无不寄寓了作者的审美情感。这就要求去启发、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理解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如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要体会作品中所表达的时间流逝、世事沉浮的怀古幽情,就必须帮助学生从作品的表层走进作品的深层,把“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联系起来,同苏轼当时被贬不得志的思想情绪联系起来,体会作者对雄姿英发的周瑜建功立业的敬慕,体会作者感慨今昔,由物及人,由人及己,抒发“人生如梦”的心理历程,由此而获得自己的审美感悟。

当然,审美感知、想象、情感和理解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美的具体性和美感的情感性,决定在培养审美感受能力的时候,必须调动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积累去进行联想和想象,以丰富审美对象中包含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理解美的形象所展示的意义,明确美的情感所蕴含的理性。当感知、想象、情感和理解这些心理要素结合起来,并达到自由协调的状态时,一个审美感受、领悟、体验系统的审美心理结构也就组合而成了。这时愉快的审美体验就产生了,在这种状态中,不仅学生的认知和审美能力得到发展,而且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作者:陕西横山县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