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生物课的学习兴趣

                              湖北省老河口市第四中学   余小芳

    生物课的教学,教师大都采用传统模式授课,把生物教成了“死”物,学生靠死记硬背来完成这门课的学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被剥夺,个性优势受到抑制,专长得不到发挥。这些年的教学实践让我体会到,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增强学生学习自觉性、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开发学生创造能力;浓厚的学习兴趣,还能降低学习疲劳度,提高效率。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它是力求认识客观世界、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探求真理的情绪意向活动。有兴趣的学习可使学生积极主动、全神贯注,甚至废寝忘食,对知识的掌握会更迅速、更牢固。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谈几点体会

    一、联系实际、明确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在第一节课的时候,就要使学生明白,学习生物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了解自身和自己所生存的环境,解释和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联系我们周围存在的问题,如:农业生产、生老病死、环境污染等,告诉学生生物与医学的关系。介绍当前生物学领域的前沿技术和进展,如:基因工程,器官移植等,让学生知道学习生物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从而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

    二、开好头,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师对每堂课的开场白应该认真仔细推敲,要使开场白起到激起学生兴趣,从而为传授新知识扫清心理障碍,就必须根据不同情况、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导言。如对初一新生上第一堂课,一般可采用先松后精,即先来段精彩的开场白,讲神秘的奇花异草,动物一些特殊行为及仿生学在军事和民用的发展前景,其间穿插一些有些生物学家的趣闻轶事。这样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使学生整个身心都融于生生不息、奥秘无穷的生物界之中,学生自然会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投资感情,激发兴趣

    若学生对教师感兴趣,对他所任教的这门课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老师应该对学生多进行感情投资,做到处处关心学生,爱生如子。同时课余时间应多深入到学生中去和他们聊天。讲讲生物领域中各种各样的趣闻;帮助解答生活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如一次施肥过多,植物为何会烧苗?南瓜为何有的子房会发育良好,有的发育不好?这样做学生自然会喜欢这个老师,进而喜欢这门学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四、通过学科整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量现代化的设备在教学中得到应用,发挥了越来越明显的作用,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节课中,首先播放新闻短剧《生物圈II号》,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引起学生思考自然,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进而加强对学生的爱国教育,环保教育。

    在生物教学中巧妙地辅以一些与生物知识有关的妙语,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美的享受中使学生思维得到启迪。如在“生物与环境”中,导入时可引用“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唤起学生珍惜美爱护环境的意识;还可以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峙桃花始盛开”来突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又如用“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来引出“植物的向光性”。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它把生物的捕食形象地表达了出来。还有“飞蛾扑火” ——昆虫的趋光性、“叶落归根”——生态系统的物资循环、“望梅止渴”——条件反射等等。一节课整个过程如果只有干巴巴的生物学科的专业术语贯穿始终,教学氛围肯定显得沉闷。但如果过多过滥地使用妙语,会让学生思维散乱,注意力难以聚焦在学习内容的知识重点上。因此妙语的运用要精心设计,用量适中。

     五、让学生通过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不仅满足他们的操作愿望,更重要的是,在操作过程中动手动脑,克服种种困难获得实验成功之后,此时学习成功的喜悦而产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能够转化为一种热爱科学的素质和志向,从而刺激学生更深入地探求。例如讲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氧气时,我们经常演示的是金鱼藻的放氧实验。这个实验虽不复杂,但常因季节的关系不能成功的演示,如因季节不合适,这部分内容可提前讲或用适宜强度的灯光代替阳光实验。当学生看到成串的气泡从叶片表面冒出时,兴奋得不得了,当收集在试管中的气体使余烬木条复燃时,这些接触实验甚少的初一学生中有的竟吃惊的“啊!”了出来。通过实验体现了活动情境,使学生在认识上产生了一种满足感,为形成稳定的学习兴趣奠定基础。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好课堂演示实验,做好随堂实验,上好学生实验课。

    六、开展生物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校可以开展生物课外活动小组活动,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在课外活动小组中,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阅读材料,内容可以包括生物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生物技术如组织培养、食用菌的栽培等,用来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需要注意的是,课外小组应由学生自愿参加,避免使之成为竞赛的工具。阅读材料的编写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和生活经验,并由学生选择阅读。通过生物课外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对生物课学习的短暂兴趣引导到稳定兴趣,促进学生对生物课学习的兴趣向高层次发展。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脱离开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不能为激发兴趣而去迎合学生,更不能为激发兴趣而用庸俗的玩笑或不恰当的比喻去逗学生发笑。教学不宜引起学生哄堂大笑。学生大笑时大脑皮层的某些中枢高度兴奋,会抑制其他的包括学习知识的有关中枢,因而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

总之,要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找到最佳的切入点,找到最好的学习方法,要在备课中充分地准备好能调动学习兴趣的资料、练习等,要在遵循教学规律、把握学生学习心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才能使生物教学达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生物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王东义《生物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福建中学教学

         3、刘守华《努力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中学生物教学

         4、邵晓明 《多媒体教学与生物创新教育》中学生物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