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仁寿富加初中 陈华彬

  初中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担负着传授知识,提高觉悟、培养能力的三重任务。政治教学是一个让学生从明理到导行的过程,以达到知行统一为最终目的。所以,要把政治课上好,把做人教育落到实处,我认为应在四个“活”字上下功夫。

第一、课堂教学要“活”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倡导政治课堂要充满活力,因为只有起来的课堂,才能引导学生会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空,让学生在宽裕的气氛中,拥有主动心态,敢想、敢说、敢问、敢动,让每个学生的灵性都得到主动活泼的释放,让他们的智慧火花得以闪现。

A、让学生能自由的表述。初中学生学习政治一般很活跃。在政治课中,我们不能硬塞所谓的条条框框,而应该让学生自由的表述政治观点、理解。

B、应让学生学习有创造性。在政治课学习中,我们应该让学生思维活跃,积极的思考,大胆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性学习。

C、应让学生有政治性的体验。让学生学习政治,重要的一条是理论结合实际,让学生去社会、农村、社区等地方切身体验,方能促进学生学习。

总之,要让我们的政治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系于学习的场所,让学生充分地在课堂上活起来学得有滋味,有特色,教师让自己的课堂活起来,多给学生选择的机会,多给学生提供表现见解的机会,多关注学生会怎么想,使他们淋漓尽致的发挥,自身潜藏的创新能力得以充分挖掘。活起来的课堂将成为学生们求知、做人的乐园,活起来的政治课堂将是充满人文气息、富有挑战性与激情的课堂,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政治课堂教学。

第二、教学形式要“活”

  思想政治课理论性较强,如果仅仅依赖于课堂,一方面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另一方面又会影响学生思想修养的真正提高,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还要辅以其它形式,才能使思想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A.适当安排话动课,在教学时,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安排活动课,可以把理论与实践联系在一起。如在讲“自由与纪律”的关系时,组织学生分为正反两方,开展辩论,这样,在辩论中既可加深学生对自由与纪律关系的深刻理解。

  B.利用电教手段让学生收看优秀影响作品。激发了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念。

C.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教学的同时,积极配合学校和团支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出学生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的情感。

第三、教学材料的进择要“活”

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常常要借助一些事例来帮助学生领悟其中的道理,启发思想、指导行动,我们在选择这些材料时应做到:

A.趣味性。指所选择的材料要生动鲜活,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B.榜样性。指选择的材料要典型。

C.真实性。指材料的选择要真实。

第四、评价手段要“活”

  在应试教育观念指导下的评价手段是以学生的考分来评价学生,它不能全面检查教学效果,更不能全面考察学生是否做到了知行统一。所以,在评价学生时要灵活运用多种评价手段。如:

  政冶教师应在各种教学的自然教学中,或各种有意识的活动中,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态度等言行举止进行认真观察,才能对学生思想行为进行有的故矢的指导。

  在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度较高的情况下,如对学生习惯,志向、兴趣、心理水平,用向卷法评价是十分方便易行的。

  了解学生思想认识上的盲点、误区和心理症结作出评价。

当然各种评价手段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教学中我们应交替使用以做到相互补充。

这里我们要就政治教学强调一些问题,以便我们在政治教学中引起我们的重视。第一,在政治教学之中,坚持“教学三个原则”,政治教学之中的“三个原则”即“以学生为指导,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坚持“教师的三原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教学实践问题,而是一个在政治教学之中改变旧式的落后教育观念问题。在政治学习之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第二,在教学之中,一定要注意教学的交流性。我们所说的教学之交流性问题,即我们的教学不能孤军作战,要与其他教师的教学相互交流。或者是年级上教学交流,或者教研组上交流,或者是在校际上交流。我们也应该提倡教学的观摩课、尝试课、探索课。教师上课,教师之间互相取长补短。这样一来,可以共同促进教学之进步。第三,在教学之中,我们的教学应该重视研究自己的学生,在教学之中,有一种现象,即重视研究课本,研究自己的教案。但是,对学生的状况我们研究较少。这是我们当前教研活动的一个缺失。比如:我们研究学生心理问题的少,研究学生课业负担是否重的少,研究师生关系的少,研究学生与学生之间相处关系的少。这些都是我们教学研究中的一种缺少,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教学活动之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应该重视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与教师教学之间如何衔接的问题。一般说来,社会教育环境好,可以直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反之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其实,家庭教育很重要,在某种意义上说,甚至比学校教育还重要。人们常说:“家长是第一位教师”。因此,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学校教学一定要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互为促进,和谐共举,促进学生不断地思想进步,成绩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