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常态课堂的“五常法”

 

——浙江省上虞市崧厦镇西塘小学     潘信江

 

序—— “五常法是香港何广明教授借鉴日本5S管理法创建的现代餐饮优质管理方法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是一种现场管理实用技术和方法,核心是创造五常共识,围绕现场实物,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动员全体员工自觉参与、养成良好习惯,实现现场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经常化。

常态课堂有效教学的共性特征——求简、求实、求新、求效

基于常态课堂的“五常法”——

1、 常寻觅——“在什么情境下学生学得最好?”

当学生有兴趣的时候,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他们学得最好;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遇到理智的挑战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能够自由参与探索和创新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被鼓舞和被信任能够做重要的事情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期望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他们学得最好…… 

2、常换位——“山过不来,我就过去”之后,方才明白:换个角度,别有洞天

首先——换位思考,一种人对人的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它客观上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学生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

其次——换位教学,教师要从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探索知识的引导者,构筑知识探究课堂;从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转变为课堂活动的参与者,构筑互动合作课堂;从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构筑对话激励课堂;由教科书的被动执行者转化为新知识的创造者,构筑知识创新课堂。

3、常刺激——“我听见,我会忘记;我看见,我会记得;我做了,我会明了,更会改变。”

美国学者Howard Hendricks 1987)著《改变生命的教学》中说:今天教育的头号问题是,未能刺激学习者将所学付诸行动。

刺激学生的听、视、想、做。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想,百想不如一做。

4、常拓展————“源于课堂、越乎课堂、回归课堂”

真正意义上的拓展,应该是强化教学主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课堂教学内容的,这是拓展的一个目的。其次,真正意义上的拓展,还应该是学生思维活动的一种扩张,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这是拓展的另一个目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拓展就既不能是简单的“原地踏步”,也不能够是由此及彼的简单的水平迁移。拓展应该是一种丰盈课堂的外延和内涵的纵向开掘,要能够通过拓展,增加学生思维的深度、扩大学生思维的广度、锻造学生思维的强度等等。

5、常反思——“给自己一条冷板凳”

课堂教学反思内容,如——我感到最自豪的教学活动是什么?有哪些本节课的异类观点(学生、观点)?有哪些意外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如何处理非预期性事件(处理方法,怎样处理更机智)?这节课从学生那里学到了什么?在什么样的情形下,感到与学生的关系最密切?哪些精彩片段值得仔细地咀嚼?哪些突发事件让我措手不及?什么时候、什么情景下感到最焦虑或沮丧?自己感觉这节课成功吗?如果给我重试的机会,在哪些方面我将做得更好?

尾——“人之云,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知道不是最难的,行动才是最难的行动不是最难的,善始善终是最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