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云南省永胜县三友小学 李雪岭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主要表现为学生学习的意向、欲望和目的。兴趣是一种带浓厚感情色彩的心理素质倾向,是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新知识不可缺少的动力。学习动机和兴趣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主要依赖于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组织教学来体现。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它先进的表现方式,独有的显现特点,可集声、形、色为一体,能变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这样并能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加快信息传递的速度,增加课堂教学密度。笔者认为它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乐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小学数学,由于学科自身严密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概括性,使得知识自身缺少小学生比较感兴趣因素。面对枯燥的数学,我充分选用或制作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融学习与趣味为一体,这样就增加了知识的感染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产生一种乐学的情感,从而自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如在讲授“时、分的认识”时,我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用动画课件导入新课:教师的导入语:小朋友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一起来看《龟兔赛跑》。接着,一幅幅龟兔赛跑逼真的画面出现了,最后一幅画是小兔4时到终点,乌龟3时到终点,裁判蓝猫宣布:“乌龟第一,小兔第二。”我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蓝猫是以什么来判断谁的第一,谁的第二呢?”根据学生回答我随即板书、揭题。一下子把学生带到学习的意境中去,学生看着画画,听着配乐,真正产生了乐学的情绪。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易学

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不少概念的推导过程学生不易理解,尤其是数学思维方法和思路,易导致学生死记硬背。如“循环小数”一课的教学,要领自身有的尽是抽象,难理解的术语,概念出现的“依次、不断、重复”等这些术语对于学生来说都是第一次接触,如果这节课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一上课就出示例题让学生作除法,然后观察除法算式进行概括,学生会学得很吃力、无味,而且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探索能力的创新精神的发展,而这里如果根据循环小数中存在的“循环现象”这一特点,把生活中的循环现象用多媒体的呈现方式引进课堂,赋知识于情趣,效果则大不相同。

一开课就用电脑演示“春、夏、秋、冬”|四季风景,配话外音并连续重复进行播放,并告诉学生这种现象叫循环现象,在数学知识中也存在着这种有趣的循环现象,从而导入新课“循环小数”。学生在欣赏风景的同时借助身边的事对后面概念里将要用到的“循环”现象有所感悟和理解,并对循环现象会产生好奇感,这时再出示除法式题,让学生去试除、去观察、去发现,归结循环小数的规律。这样不但分散了教学难点,而且学生就会主动去探索发现循环小数的特点和规律。电教媒体在此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既节省教学时间,有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巧妙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但可以扩展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优化教学环节,还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提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设和提供参与机会,使学生思维能力、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在动脑、动手、动口、动耳中得到训练和发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而且还可以课堂教学注入了生命活力,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