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音乐欣赏课中如何进行情感教育

 

               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都里乡一中 杨耀学

托尔斯泰说:“音乐是人类感情的速记。”也有人说:“语言的尽头是音乐表现的地方。”人类的感情是复杂多样的,这给予音乐以十分广阔的表现领域。情感是音乐表现的核心所在,也是音乐教育的灵魂。在音乐欣赏课中如何进行情感教育尤为关键。

一、设境激情。“设境”就是创设与音乐情绪及表现内容相适应的情境,“激情”就是激发学生的情感。设境的手段多种多样,可以讲故事、观看音像教材,可以即兴表演,也可以在教室布置上做文章。例如:在欣赏《狼牙山五壮士》一曲时,可以请学生们回忆并讲述《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然后引出有这样一首琵琶曲,这首曲子用琵琶丰富的表现力,展示了五壮士与敌人搏斗的场面……可以激发学生欣赏乐曲的欲望,还能奠定学生与乐曲情绪产生共鸣的情感基础。

二、听乐入情。学生初听乐曲后还不能对乐曲有深刻的理解,但对于乐曲的情绪是喜是忧、是活泼还是沉重,都能准确判断。教师应以此为突破口,对乐曲的各部分进行简单的语言提示或面部表情及形体语言提示。例如:欣赏器乐曲《八面埋伏》时,可以引导学生联想成语“四面楚歌”,教师可适当介绍:在楚汉相争时,韩信用“十面埋伏”之计,将楚霸王围于垓下。汉张良让将士在四面唱起了楚国的歌曲,从而勾起了被围楚国将士怀念家乡的满腹惆怅,涣散了军心,瓦解了士气,使汉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说明了音乐的战斗作用。通过这些提示,可以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乐曲的思想感情,增强欣赏效果。

三、因情悟乐“悟乐”就是理解乐曲,当学生对音乐具有了浓厚的兴趣,并进而产生了初步的感情共鸣时,老师可因势利导地对乐曲进行分析,启发学生思维。分析的内容可以包含乐曲的主题思想、结构、风格等音乐要素。例如:欣赏《欢乐歌》时,可以首先让学生了解有关“江南丝竹”的流行范围以及常用乐器,然后介绍:江南丝竹《欢乐歌》就非常著名,是“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江南丝竹柔美清婉、秀逸绮丽,是对山明水秀的江南景色的生动写照,也反映了江南人民温柔优雅的性格。

四、动情创造。创造是欣赏教学中的高级阶段。学生被某一乐曲感染而动情,说明他是在一种激动情绪的推动下去感受、思考和体验的,我们应适时地启发学生进行创造。当然,这里的创造是指促进学生发挥想像能力,挖掘他们的表演、绘画等才能。如在欣赏陕北民歌《刘志丹》后,可让学生结合 “从正月唱到十二月”的十二段歌词,分小组改编成一个故事从而让学生了解刘志丹战斗的一生。所有这些创造活动都必须有一个前提——动情。只有教师拨动了学生心中那根感情的琴弦,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欲望,音乐教学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总之,音乐艺术的特点就是悦耳动听,人们喜闻乐见。音乐的思想内容正是在人们的欢笑中,悄悄进入人的心田,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在音乐欣赏课堂上,积极采用多种措施,努力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