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河南省郸城县巴集乡第一初级中学  罗素勤

  专家指出: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其中一条重要途径是在学科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几年来,我尝试着把研究性学习这一新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引入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 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保证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   

  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为主体得不到真正的落实,而研究性学习的应运而生为我们医治教学上的满堂灌一言堂这一痼疾提供了良药。

  二、 以课堂提问为突破口,营造究性学习的氛围

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们在符合他们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中,常常兴趣盎然,动机强烈,情绪高涨,接受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效率也特别高。而研究性学习较之其他语文实践活动更需要主体发挥能动性、创造性。要上好一节语文课,要使课堂始终处在一种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之中,它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问题,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使课堂在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之中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乃至创造能力。     

三、以学生参与课件制作为手段,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

  我们在注重多媒体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的同时,也注重其与学生个体参与的结合。在语文教学中,系统探索互相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结构与多媒体的学习环境的结合,效果明显。如教学中涉及的环境保护问题,不光教师搜集大量的资料,学生的资料更是丰富多彩,从水资源到大气污染,从臭氧洞到土地沙漠化等。课件成了师生的共同杰作。

四、 以课堂讨论、辩论为形式,促进研究性学习的深入
    教学实践表明:促进研究性学习向纵深发展,离不开课堂讨论和课堂辩论。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求教师真正做到精讲,鼓励学生认真思考,鼓励他们质疑问难的探索,教会学生思考。其次,要改变备课、授课的方式,把教学目的改成学习目的,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详尽写出每课所需达到的知识、能力、情感、创造等方面的目标。从授课上,应留给学生教学活动的空间、时间。教师在每篇课文的教学中都要提供学生讨论的话题,让学生思考和探索,拓宽他们的思路,进行多角度的思维。话题可以是学生质疑提出的问题,可以是课文中有争议的问题,也可以是对课文的评述性问题等等。这时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的讨论、辩论获得预期的效果提供帮助和指导,引导学生把研究性学习引向深入。
      五、以写小论文、小作文为依托,形成研究性学习的结果。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可以是自己的一种见解,一种认识,甚至可以是一种由此及彼的联想。在进行完课堂讨论或课堂辩论后,我往往要求学生把他们讨论、辩论的结果、心得写成小论文或读后感,或就课文的思想内容、写作特点的某一点写出自己的认识。有时还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改写、缩写等等,以练为主,成文即可,不作过高要求,以此来培养他们的研究意识和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