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师在校本教研中成长

     

          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团林小学校长   肖锋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自课改实施以来,团林小学一直秉承“教育要发展,科研必先行”的教育理念,立足校本校研,抓实常规管理,以培养学习型、研究型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切入点,创设出公平竞争的机制和搭建人人展示自我的平台,追求师生双向成功。学校先后有十多名教师的课例在国家和省、市获奖;先后被市教育局授予“科研30强学校”、“科研型名学校”、“校本教研先进单位”、“教育科研先进学校”等称号;并连续6年被掇刀区教育局评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转变观念,营造教研氛围

校本教研工作需要依靠一线教师来实施。教师对校本教研的认识程度和自身水平的高低等因素会直接影响到教研工作的成效。团林小学首先引导教师转变思想观念,破除教师对教研的神秘感和畏难情绪,大兴实验之风,高举创新之旗,帮助教师树立搞科研“我能行”的自信,明确什么是教育科研、怎样抓教育科研项目、怎样使研究成果得到推广等,使教师能主动参与、积极做校本教研活动的主人翁。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学校始终坚持“科研兴校”的奋斗目标,以“乐学、善思、奉献、勇创”作为科研队伍的建设目标,强化理论学习,抓好业务培训,努力提高教师教研水平并千方百计地为他们提供展现自我魅力的舞台,让更多的教师体验到研究的成功和喜悦。对于每一位教师所取得教研的成果,学校都会大力表彰、积极推广,使教师们在教研方面尝到甜头,借成功的喜悦激励使其在教研活动中大展拳脚、有所作为。近年来,学校涌现出了一批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这些优秀教师的成长也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学习的范本和向上的动力。

完善制度,夯实教研基础

领导重视,职责明确。建立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制度是促进校本教研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有力保证,而工作搞得怎样、质量如何,关键在于领导的科研意识、重视程度和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团林小学校本培训工作实行校长负总责、其它领导成员分层管理、教师全员参与的原则,领导、教师上下一心,职责分明,学校教研活动井然有序。实践中,校长民主决策,把握学校校本培训方向,积极提供信息及人、财、物和时间等方面的保障,努力创造培训条件,并带头承担课题或领导课题研究,积极参与个各类教研活动,对教师主动参与校本教研起到示范、推动和鼓舞作用。分管领导组织定期开展校本培训活动,指导培训并通过管理扩大活动的参与面,定期对培训效果进行测评。同时,学校以教研组为教研活动的基本单位。选拔各科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担任教研组长。各教研组长负责申报和承担各项科研课题,主持本组教研活动,带领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校本培训,严把教学质量关。而市、区各级教育部门领导也多次到校指导校本教研工作,为团小教师开展教研提供了宝贵的精神食粮。

练好“内功”,积聚能量。一是理论学习。加强教育理论知识学习是提高教师研究水平的有效途径,为了把这项工作做到位,学校采取集中与自学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每个教师必须做到“四个一”,即:每课写一次教学反思、每周写一篇教学随笔、每月读一本教学杂志、每学年发表一篇教学论文。二是观摩学习。为使教师更多地了解外界先进教学经验,走在时代前列,学校坚持使用“请进来”、“送出去”的方法积极为教师们创造培训条件。“请进来”是邀请市、区教研室专家来我校开展专题讲座,为广大教师答疑解惑。“送出去”是送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外出培训和听课学习。另外,学校要求凡是外出培训的教师返校后必须撰写学习汇报材料,并利用校本培训时间对全体教师进行辅导,传达学习精神。辅导形式不拘一格,可采取专题讲座、上汇报课等多种形式,以达到“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果。三是互相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校分学段和学科成立了语、数及综合教研组,要求“一组一节汇报课,人人说课、评课,个个都有研究课题”。各教研组依照学校规划的立项课题拟定子课题,采取“组长负责,分工合作”的方式,树立“人人求发展,个个讲奉献”的意识,通过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活动,做到“四定”(定点、定时、定人、定主题),以此提高活动质量,在教研组层面上进行共同的价值认同和引领。即单周集中教研,主要观摩名师课堂、专家讲坛,并展开专题研讨活动,对教师提出的不同教学观点,给予理解和尊重,少求同多求异,使教研成为教学创新的舞台和学术争鸣的论坛,使创新精神成为教研组文化的原色与底蕴。双周则分教研组开展集体备课和说课、评课,在集体备课这个合作层面上,中心发言人预写教案并预留问题,教研组各成员依据自己的理解发表意见,畅所欲言,实现“吸收内化”和“倾吐表达”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

创新渠道,提高教研实效

只有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才有校本教研的长足进步。团林小学不断强化管理机制,积极为教师参与学校校本教研提供物质保证,把教师参与教研的意识、态度、研究能力以及研究成果都纳入对教师考核评估的范围,在对教师的各类考核评估中列专项加以测评,并根据测评结果给予相应奖励。在评估、晋级工作中将教研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指标进行评价,加大对教研的奖励力度,勤者荣、能者尊、贤者上,激励教师拼搏进取、自主创新发展。学校在大力推进校本教研的同时,还以“五课”活动为契机,为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使得人尽所能,各显其才——新教师跟踪课。凡调入团小的新教师,不论年龄大小,一律跟踪听课一周,使其通过5天的备课、上课来展示新教师教学水平;——青年教师研讨课。每学期开始,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推选一至两名年轻教师,通过个人备课、集中说课、组内研讨来展现年轻教师风采;——学习汇报课,凡被派出培训学习的老师返校后必须对全体教师作经验汇报;——优秀教师竞赛课。每个教研组通过组内赛课选出一名优秀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巡回试讲、反复推敲,集全组之力,打造一节精品课,并借“校本教研月”向全镇展示,展露优秀教师魅力;——名教师示范课。学校每学期都会特邀一名专家或名教师为全体教师上一例示范课,并与教师互动交流,为教师答疑解惑,借此欣赏名教师风采,促进教学相长。由此提升教研水平。

依托优势,开发特色课程

校本教研强调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学校不仅要执行国家规定课程,更应积极开发适合本校特点的校本课程。团林小学地处农村,依托农村资源优势,通过几年对活动课的探索与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已成为学校的优势与亮点,也是一张拿得出、打得响的名片——

在油菜花满山遍野的时候,教师带学生深入田间,探究油菜的种植、管理及产生的效益;在新农村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时,教师带学生走街串巷,调查访问,探寻身边的新变化;教师带着学生走近团林镇新兴的龙头产业---奶水牛养殖基地,通过对奶水牛养殖基地的参观、对基地主人的采访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提升能力,获得了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在世界残疾人日到来的时候,师生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这些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共同发起“关爱残疾人”的系列活动……

以独特的丰富的活动为载体,蕴含着爱家乡、建设家乡深刻内涵的的乡土教育走进了校本课程,为学校教育教研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团小教师执教的《家乡的油菜花》获市级一等奖,《我们的新农村》的电子课例走上省级舞台,奶水牛养殖基地实践活动电子课例先后在市、省获奖,并将被省教研室送至中央教科所参赛。另外,团小承担的立项课题《小学数学大班之小组合作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习方式的研究》、《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习方式探究》、《合理组建合作小组策略》等课题进展顺利。“风物长宜放眼量”,从教学指导到科研培训,从建章立制到活动展示,从资源利用到课程研发,学校充分体现和谐、科学、持续的教研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