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问”在教与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河南省滑县特殊教育学校 常飞

 

古人云:“为学贵知疑,知疑贵为师”。这表明,古人已总结出“问”是求知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质疑发问和教师的针对性提问,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人生为学的过程,就是质疑不断更新的过程。旧的疑问解决了,就会出现新的疑问;低层次的疑问解决子,就会出现高层次的疑问。因而教学不仅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问,解决学生的疑问,而且学应该诱发学生善于质疑而问。

在为学的过程中,要想获取新知识 ,首先必须进行独立思考,思而不解必得问,问后方能领悟,领悟就是对问题密质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和引导学生质疑发问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不断进取的重要措施。

在教学过程中,你会发现,善于独立思考学业进步快、成绩较好的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比较深刻,反应速度快,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往往也“善于问”。他们的质疑而问,常常是在理解课文和老师讲解后的“出乎意料”的问,这类学生较少;而绝大多数是成绩平平的学生,他们不善于问,就是问一般也是对课文或老师讲解的疑难地方提出疑问;成绩差的学生,几乎不问。可见,学生的质疑而问是有明显层次的。这些不同层次的发问,也是不同层次的学生信息。把握这些学情,在讲课时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对于提高老师的劳动效益是非常有效的。

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学生全体的,是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调动绝大数学生的质疑发问的积极性。对于哪些因知之较少而怕问错或提不出问题的学生,要经常和他们谈心、经常鼓励他们敢于发问。对敢于提出问题的同学要给以肯定和适当的表扬,对于提出问题不当的同学也不要责怪。并且用提问的方式,给这部分学生独立思考锻炼的机会。逐渐使学生感到自己的问题或自己提出的问题,能在师生共同讨论中得到解决,能在讨论中学会原来不懂的东西,这样可以激起学生积极思维的火花。有疑问就急切得到解决,这样就很自然地产生了发问的积极性。待学生质疑胆量和能力有所提高时,就要提倡先思后问。疑而不思一定疑而不解,只有思后而问才能问得准确、深刻,才能在思考中学会思考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产生进取的心理。要教育学生对问题本身没弄清楚不问,提不出自己的思路和看法不问。这样以来,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起了根本性的促进作用,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全体学生都敢问、善于问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提高,也利于老师掌握学生的学情了。根据这种实际情况,老师在备课时,应从多方面理解、吃透教材,备好学生、吃透学情。在教学活动中,结合学生的质疑而问,配合自己的启发提问,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讲清、讲透,达到释疑的目的。让学生预习时,要启发学生提出疑难问题,乃至对课文本身进行质疑,让学生把提出的问题整理成册交给老师。老师依据对学生的学情预测和预习中传过来的学情信息,结合教学目的,对教材有重点、有计划地扎扎实实地讲授。

预习时,学生所提出的疑难问题,多是对课文本身理解有困难的地方,老师进过之后,学生再有疑而问中则会出现与老师的讲解或课文不一致的见解。这时,老师要特别认真仔细地听取学生的发问或意见,因为这次疑问或见解,比上次的高一个层次。对学生提出的疑问或见解,老师要从多方面、不同角度作以肯定,并热情地给以鼓励,这样,就强化了学生的好胜心,使他们的探索精神更强了。这次学生所提出的疑难问题,往往是学生最容易混淆不清的地方,老师要抓住学生问题的实质和关键,最好采取“经疑答疑”的办法来解决。也就是向学生提出诱导性问题,使他们自己通过思考去解开自己的疑困。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又使他们获得了新知识,进取有了结果,心理上也得到了满足,学习的兴趣也就油然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