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能力  

河南省安阳县北郭乡第一中学    王焕英 

孟子说:“君子深造之以到,欲得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意思是自己钻研所得的东西才牢固,才能活学活用。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谈谈我的一点粗浅看法。

一、重视创设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参与潜能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开始,恰当地选用贴近生活的问题,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把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和数学紧密联系起来,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数学知识对其进行思考、解释、阐述,让学生认识到平时学习数学知识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很大的帮助,从而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如,学习了相似三角形和函数等知识后,测量树的高度。问题这样设计:怎样测量一棵树的高度?试针对各种不同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测量方法。这样一来,学生积极性很高,想到了许多老师不曾想到的问题:如树不高用竹竿直接测量;树高可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天气好可利用影子长与树高的关系计算;部分影子被房屋挡住怎么办?没太阳光树的顶部或底部又不能直接到达咋办……学生运用了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及三角函数的计算等等方法。

二、课堂引入开放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想尽一切办法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去感知、去体会、去发现,哪怕很简单的问题,像丈量土地这样远古的问题,我们只有让学生在实践中激起学习数学的热情,学生的视线方能穿破坚固围城,学生的思想才能冲出定势的禁锢,学生的各种奇思妙想才能表露出来并加以完善和发展。  
    如:在教学圆时,设计一个开放问题:已知圆的直径为13cm,如果直线和圆心距的距离为①4.5cm;②6.5cm;③8cm,那么直线和圆有几个公共点?为什么?这是一道常规性题,教学中,我们可以将这个问题改造为一道开放式问题:据气象部门预报,一台风中心在直径是60千米的某城市正南50千米处,以北偏东30°方向前进,问该城市是否会遭受台风的袭击?并说明理由。通过这样的改造,常规性题目便具备了开放题的形式,更加具有挑战性。当然此题还可以进一步变换条件,让学生思维朝纵深发展。如该城市遭台风袭击的时间有多长?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