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改革的语文课堂上,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能在主动的阅读实践过程中形成。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一、让学生自己阅读
      不管是课内读本还是课外读本,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起决定作用。读,要给足时间;读,要有层次地指导;读,要形式多样。读中要放飞学生的心灵,充分让学生去思,去想,去创,老师要特别“珍惜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充分发展和全面发展。实践证明,书让学生自己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思想和必须遵循的阅读教学基本规律。
      二、让学生自己提问
      不管是课堂上还是课堂外,读而能问,既是学生认识的突破,也是学生思维的聚焦,并能使学生产生巨大的读的能动性,积极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和深入发现,推动阅读不断向纵深发展。从认识论角度看,阅读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形成问题意识的过程。学生一旦读入情境,会全力调动自己原有的认识经验参与当前的阅读活动,去解决自己能读懂的内容,梳理出自己无法读懂的问题,形成一种激情难耐的阅读状态。
      三、让学生自己摘抄
      任何阅读结果,都是思维加工的结果;任何深刻的认识,都是认识不断建构的体现。学习的质变点,往往就在学生猛然跳起的那一刹那间发生。如在体会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中,一个学生提出这么一个有趣的疑问:这两个黄鹂对着翠柳歌唱什么呢?其实,学生的关键不在于对这句诗的理解出现了大的偏差,而在于对古诗这种句式还不熟悉。其思维过程从提问中一目了然。学生的阅读思维水平和迁移能力必然会得到快步发展与提高。在课堂上付出教师的真情实感,情让学生自己抒是阅读教学应体现的本质特征,也是真正落实人文精神的关键。
       四、让学生自己说话
       最近国家要提倡国语学习的地位,各大新闻媒体从书写汉字到汉字英雄等节目的播出,都进一步说明说话的力量,在课堂上“说”不仅仅是为了表达主体的理解结果,或者说对事物认识过程的陈述,更是一种极强的言语交际活动。说与听是共时的、相依的、互动的,具有突出的情境性,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由不敢开口说到敢开口说,由不善说到善说,既要经历一个心理的反复冲突过程,又要经历一个经验不断积累的实践过程。而学生要实现这一跨越,老师必须给每个学生创造出公平合理的机会和人人参与的机会。答问是说,交流评价是说,辨析研讨是说,体会想像是说,复述讲演是说等等,这些说,往往构成激活课堂思维的灵魂,构成学生主动发展和充分发展的关键。
       总之,要搞好阅读教学,提高学习阅读能力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人在每所学校任教,在每个班级任语文教师都做到这些,在实践中我们应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改进,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主动的阅读实践过程中形成。

                                                                 (作者单位:山西省翼城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