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南关小学 张建伟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许多变化,“情境设置、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已被广大教师广泛采用。但就现实而言,教师对课堂教学追求“形式”多于对数学教学内容本身的关注,对此,我认为在时下的课堂教学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情境蕴含“问题性”

对教学情境的关注是新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中的核心话题。创造情境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应紧紧围绕“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激活探究的积极情感,提供学习的智力背景”这三个目标而展开。如《圆柱体的体积》教学,学校一位教师是这样进行情境设置的:师(出示盛着水的圆柱体玻璃容器):你们能求出里边水的体积吗?(生兴奋)生1:能不能将里边的水倒进长方体玻璃容器中,量出长、宽、高计算体积?师:是个好办法,那如果这是个橡皮泥呢?体积怎么算?(生顿悟橡皮泥不好倒)生2:把圆柱体橡皮泥捏成长方体,体积就可求了。师:(追问)如果是圆柱体铁块呢,怎么办?生3:我认为可以把铁块浸在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的水中,计算升高的那个长方体的水的体积来解决。师(紧接着问)假如是教学楼大厅中的圆柱水泥拄,大家能想办法计算它的体积吗?(此时公式的推导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上例中,教师找准了新知识的生长点,巧妙地、有的放矢地创设了贴近学生生活、含有数学问题的情境,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提供了支撑,学生自然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

       活动当有“思考性”

      数学活动应突出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经验出发,经过自己的思考,主动去获得一些发现,帮助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如此,“活动”对教学来说才是有效的,对学生来说才是有益的。例如,对《长方体的特征》教学,学校一位老师在教学中,注重了在活动中学生的“数学思考”,给学生提供长方形塑料片(远远多于6个),有接孔的小棒(超过12根)材料,让学生从中选择所需部分,创造出一个长方体(有多种组装法),并在组装过程中发现长方体的各种特征。很容易看出,该老师注重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实验”“筛选”等活动,帮助学生将外部的活动内化为头脑中的思考,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主动建构了数学知识,较好地体现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

      合作体现“有效性”

     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如果不是从知识内容本身出发,往往会出现“合”而不“作”、“伪讨论”、“假合作”等现象。“合作是一种需要”,只有学生对研究的内容发生兴趣,仅凭个人力量难以完成时,学生才能产生合作学习的强烈愿望,合作学习也才能有其价值和魅力。例如,教学《简单的统计》一课时,学校的李老师让学生统计5分钟内通过校们口的摩托车、小轿车、卡车、客车四种车各自的辆数(多媒体播放),第一次播放,没有一个学生能统计全,学生着急,“车子又多,车速又快,这可怎么办?”学生们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形成共识:先写下车名,再作统计。第二次播放课件,还不行,学生无奈。“又怎么啦?”“还是太快了”。“那你们还有什么好的办法吗?”一番紧急磋商,学生急中生智,“4人小组分工合作,每人负责统计一种车的辆数。”待组内学生分配停当,教师第三次播放课件,这时教室里安静极了,全办每个同学都在认真地完成自己的任务,课件播放结束,学生也统计完成。上例中的教师确实是让同学们体验到合作的需要,实现了真正的合作共享!

        应用注重“提升性”

 新课改以来,数学应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如有的教师在选择应用性题材时更多的是考虑其“生活味”而很少考虑其“数学味”。面对“应用”,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应用对提升学生数学理解的价值,对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例如,学习了比例后,可布置这样的作业:用你学过的知识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并写出测量的方法和主要过程。这样的应用,学生有思考、有实践、且策略多样,既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让学生在应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

    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摒弃虚假浮华,讲究求真务实。数学课要上得像“数学课”,要更多地关注“数学”的特性,充分展示“数学”的魅力,引领学生感悟数学文化的独特内涵,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