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筠连中学  林彬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国际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只有不断增强国力,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提高全民素质是增强国力的唯一途径,教育又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基础。学校教育是教育事业的主体工程,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手段和最基础的工作;从事课堂教学工作的教师,应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把“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的中心任务;把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教学的最终目的。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是基础教育界的一项重大变革。一石激起千层浪,中学地理素质教育有何必要性?它是否与当前的考试相碰撞,如何推进素质教育?本文将不惴浅陋,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着重探讨这些问题,以求正于方家与同行。

  一、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在过去的应试教育中,培养了一批“高分低能”的学生。考试成绩高但看不懂火车时刻表,浑然不知电视气象云层变化,在陌生环境分不清东南西北。在初中地理被部分学生认为是“副课”的前提下,学习了几年的地理,在地图上辨别不出方向,旅游路线不会设计,不知道悉尼、纽约在哪个半球,对身边的种种地理现象不能正确解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的教育应培养出有用人才,现在的有关地理方面的高素质人才不多,地质、矿山、冶金、地理教学等专业人才匮乏,这应该引起教育界的足够重视。

  中学地理与各学科知识相互交叉。例如高中地理三次工业技术革命的时间标志离不开世界历史;盐度、成分离不开化学,海陆的热力性质差异离不开物理知识,计算离不开数学。地理又与当前政治、经济密切联系,香港、澳门的回归,国家重点工程一三峡;小浪底、假日黄金旅游周、西部大开发。地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学习地理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识,知识的积累就是素质的提高,所以中学地理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二、素质教育与考试是统一体

  教育界有极少数同仁,认为素质教育与考试检测是矛盾的。采取“素质教育体现在口头上,应试教育落实在行动上”,这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初衷。素质教育需要检测,离不开检测手段,考试促进素质教育,使教育者知道素质的不足、盲点,促进素质的提高。社会上风行的人才招聘、招考高层次公务员通过面试、笔试招聘到优秀人才,招聘就是考试,这一作法被许多人所接受。素质教育离不开考试,也应为教育界所肯定。我们希望考试是一种高水平的检测素质教育的手段,而不是走过场地给考生打一个分数,下一个简单的结论。所以需要考试的科学性、有效性、公正性、合理性。

  当前高考试题的科学合理性对教学的正确引导作用是重要的因素,它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及运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发挥了对教学的积极引导作用,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会考的重要作用有目共睹。高考是在会考的基础上进行的水平选拔考试,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发展、人才的培养。注重考生在灵活应用方面的考查,有利于造就世纪的优秀人才。所以,素质教育与考试是统一体,二者相辅相成,密切联系。

  三、地理素质教育的推进

  对于地理素质教育如何推进,许多地理教师无所适从,“老虎吃天,无处下嘴”,使素质教育成为“舆论中的热点,实际中的盲点”。不得已,只好照搬过去的老套路,走旧的应试教育的老路。笔者认为,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师,地理教师应有较高的素质。对中学各科知识的兼收并蓄,对当前社会经济热点走势的正确把握,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娴熟运用,积极探索教学艺术,具备良好的个人修养与人格魅力。他不应是一个只掌握地理一科,孤陋寡闻、坐井观天、不求进取的人。地理教师应知识广博,不断汲取新知识,反复“充电”。如果没有高素质的教师,素质教育就成为一句空话。

  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中学地理课节的设置相对较少。一般一周为23节,这就需要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素质,如何激发学生兴趣,笔者做过以下尝试,以新颖、有趣的形式开始教学,例如:《世界地理》课本前的彩图《尼罗河的风光》、《悉尼歌剧院》、《企鹅》等,用娓娓动听的词语来描绘,为课堂增色不少,有利于学生美育的培养。地图更是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对于学生的识图、填图作用很大。关注政治、经济热点,让教学贴近现实生活,如19991220日澳门回归,422日“世界环境日”,如能在当日地理课堂上首先讲到,可以避免课堂上的枯燥;使用现代化教具,如电脑、投影仪等;增加乡土地理知识的渗透,增强学生报效家乡的情感;经常开展地理兴趣小组活动、地理知识竞赛,鼓励学生撰写地理小论文、收集地理信息。地理教师幽默、智慧的话语更能开启学生的心灵。

  地理教师应探索行之有效的多种教学手段,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不搞题海战术。练习在课堂上处理,课后只布置《作业图册》习题,真正起到精讲精练的作用。

  总而言之,教师必须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指导教学,通过课堂这一主渠道,注重对学生进行现代意识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其树立正确资源观、环境观,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和开拓创新的精神。21世纪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更高,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断地进行教育改革的探索,逐步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和实践能力,才能使其很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担负起历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