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途径与方法

湖北省广水市95971部队幼儿园  宋荣 

 人是社会的人,人要在社会中存在,就必须掌握社会的规则和经验。培养具有良好的社会交往的幼儿,既是教育适应时代发展需求而做出的应答,更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可是,我们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已经严重滞后,制约了人才的培养。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对此做了些思考和探索。

一、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社会交往能力的意义

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对幼儿的成长意义重大,具体说有以下几点:

1、对幼儿的个体的现实愉快的生活有益处。

2、为幼儿长大后更顺利地适应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3、为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发展提供好的人才准备。

(二)部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不足的形成原因简析

1、家庭教育方面有些家庭以孩子为中心,对孩子的各种需要几乎是无条件地满足;但也有些家庭因为工作忙或者其他原因而导致幼儿在家庭中被忽略。这些都影响着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2、幼儿园教育方面传统教育的实质是权威主义。这就导致幼儿不愿与老师交流,不愿意与小朋友多探讨、交流问题。

3、来自社会生存环境的:高楼林立的现代社区居住环境虽然使家庭内部住房条件得到了改善,但相对封闭的空间使邻里之间的社会交往急剧减少,大大限制了孩子与同伴的交往,不利于其自我意识、探索欲望和开朗性格的形成。

二、    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一)家长在发展幼儿交往能力方面应有的认识与指导策略

1、家长应该注意多方面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家长应让孩子走出家庭的小圈子,多到公共场所活动,如:到邻近的菜场、公园去参观浏览,给敬老院的老人表演文艺节目等。幼儿非常喜欢这些活动,交往时情绪饱满,主动性、独立性大大增强,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提高。

2、家长对于孩子的交往问题应采取的教育策略 

在实际的生活中,孩子的交往也会出现问题。对孩子的交往问题,家长不能等闲视之,必须及早干预。家长要针对孩子不同的交往问题,采取适宜有效的教育策略,帮助幼儿克服交往障碍,使其成为受欢迎的人。

幼儿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太懦弱和太“自我”都会出现问题。要想让幼儿把握好交往的分寸、自如的进行交往,必须让幼儿进行“实地学习”。那种怕幼儿出现问题而把幼儿关在屋里的做法是决不可取的,幼儿只有在经历无数次成功和失败的交往后,才能真正成长起来。 

(二) 幼儿教师在发展幼儿交往能力方面应有所作为

1、         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进行随机教育

     作为教师,在园里我们要有意创造幼儿之间互相交流的机会,使孩子的交往面得到新的发展。教师在组织幼儿生活时,应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调节幼儿交往伙伴的对象,使幼儿在集体中能积极与人合作、与人交往,这样不但使他们与人交往的心理得到满足,更重要的是从别人那里得到了经验,促进了发展。

2、教给幼儿一些交往的技能

首先,我常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和形式教幼儿礼貌待人。要求孩子和老师、同伴、家长之间见面能相互问好,告别时说“再见”等。

其次,我注意教给孩子主动交往的方法。如鼓励幼儿把自己的图书、玩具拿出来一起与朋友分享,跟小朋友和老师说一说自己喜欢看的动画片,和小朋友协商游戏的玩法,愉快地与同伴合作。

最后,要培养幼儿自己解决问题、处理矛盾的能力。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我利用各种方法:故事、儿歌、情境表演、或在幼儿发生矛盾时,通过具体事件生动形象地向他们讲明什么是友爱互助,什么是分享合作,针对孩子在交往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向孩子提出一些问题。如:只有一个玩具,两个朋友都想玩,怎么办?引导幼儿归纳总结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如 “两人轮流玩”或者“两人一起玩”等。

3、游戏时多以强带弱,相互配合

可以让能力强的幼儿多带能力弱的幼儿,性格开朗的孩子多和性格内向的孩子接触,让他们在交往中取长补短,互相影响。

4、帮助幼儿克服“自我中心”,培养利他行为

“自我中心”是幼儿思维的一自我中心个显著特征。幼儿的行为大多从“利己”的观点出发,严重影响了幼儿与同伴的交往。因此,我们应帮助幼儿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发展利他行为。

总而言之,幼儿教育有其独特之处,教育者,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才能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我们也要具体分析具体的情况,做到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