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家庭教育的力量

 江苏省盐城市盐阜中学  张荣红/陈礼林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曾经说过,学生在学校里所犯的各种错误,归根到底,都可以在他们的家庭教育中找到根源。这使我们明确了家庭教育作为人的第一教育的意识,解决了“为何要重视家庭教育”的问题。但“何为家庭教育?如何开展家庭教育?”还有待我们作进一步的精细化、科学化、系列化地研究与探讨。

一、 何谓家庭教育?

    一般而言,家庭教育,就是指以家庭为单位,通过长辈对下辈进行的教育。这个定义有许多漏洞:第一,家庭教育以家庭为单位,但这是一种类似于交通枢纽的信息载体和行为平台,它并不囿于家庭,也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其他家庭合力。第二,家庭教育也不限于自上而下,也应该有一个“教学相长”和长辈自身的专业发展。譬如有一些小伙子虽然生了孩子,已为人父,但还因为缺乏应有自控不顾家而被长辈训斥甚至体罚。所以为人父母或位居长辈,要时刻注意充电,而不能“充老”,以免出现“代沟”。第三,家庭教育应该有一个核心,而且要充分发挥它的优势,比如学校教育总体来讲是以学习知识和社会交流为重点目标的,家庭教育只能进行知识的启蒙;但对于道德养成,家庭教育却具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 如何开展家庭教育?

1. 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优势,积极收集家庭教育的信息、资料,为开展健康有序的家庭教育打好精神底色。

《三字经》上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强调的是家庭教育的法人父亲有义务送孩子去受教,但具有教的资格的仍然是老师。我看教师要有教师资格,家庭教育也要有家教资格。换言之,要把某些不具有家教资格的不合格父母,采取强制措施学习使之合格,因为一个不具资格的人让他去进行家教,结果可能比不教更糟。即使是具有资格的人,也应有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继续教育过程。此外,家庭教育的双方距离很近,因而榜样的作用非常明显,双方很容易知根知底,所以资格即素质由此而显得尤为重要。

在现代家庭教育背景下,如果把家庭比作教室的话,这个班级是人数最少的小班化教学,老师有若干,学生只有一个,还不能教好吗?正因为如此,家庭教育乃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既重要又大有可为。如果父母不学习,可能会“误人子弟”,甚至给孩子的生命带来危险。且不说小孩被果冻窒息后的抢救,单就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就应高度关注:如某家长发现,一天晚上,小孩回家后辱骂父母,而他据平时观察小孩从未如此,故判断小孩有些失常。为了不使事态恶化,他先忍气吞声,然后悄悄地向心理医生咨询,最终化解了矛盾还解决了问题。据心理医生讲,如果家长不解内情,当初与小孩激烈冲突,结果就糟了。因为这个小孩已经表现出精神分裂的症状,而此症状最佳诊疗时间是刚发病的前三天,所以家长的大力克制、及时咨询为孩子的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也为自己的家庭幸福驱除了一片阴霾,这显示出家长极高的涵养。所以不学习而无知透顶一定会自酿苦酒、自造恶果。许多小孩教育不好,并非行为习惯差劲,也不是品德恶劣不可救药,而是心理问题,——心理问题普通人是无法解决的,必须求助专业人士!

2. 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优势,积极探索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实效。

“孔融让梨”是历史上有名的家教故事,但外国人不太赞同孔融的做法,尤其他的父母没有给孔融及时的正确的引导!因为“孔融让梨”,表面看起来是“让”,深层的原因是“悌于长”,也就是等第观念,还有等着父母的最高权威来裁夺。再者,“梨”乃是别人送的,这个“让”也显示不出更高的道德价值。一位西方母亲提出了她的分配方案:把“梨”变成一个竞争的目标,大家领取各自的家务后,看谁的完成效果最好,谁就得最大的。当然还要选举、投票,谁拿大的还要让大家心服口服,而不是由父母说了算,更不能由孔融“让”了算!

有时,“让”也是要不得的,《论语·雍也》中就记载了这样一则小故事:"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原思就是孔子的学生原宪。他很穷,当了官,觉得"九百"薪水太多,不要。孔子批评他,认为不要是不对的,朱熹的解释:"言常禄不当辞"。如果自己消费有剩余,那也可以用于周济周围邻居贫乏者。不接受正常的薪水,也是不义。并不是""钱财就是对的。孔子的学生子贡是很会预测市场的,他从事商业活动,赚了很多钱。鲁国规定谁能花钱把在外国当奴婢的鲁国人赎回来,可以到政府那里领取一些钱,作为赔偿金。子贡赎了一些人回来,因为他自己钱多,就不去政府那里领取赔偿金。受到孔子的批评,孔子说,不能因为你有钱,就不去领取赔偿金。做事情,要考虑如何合适,才能作为别人的榜样。你这么做,今后鲁国人在外国当奴隶,再没有人去赎了。在这里,不拿钱是不义,拿钱才是义。由此可见,出现了问题,要想方设法去解决,要坚信方法总比困难多,有方法就有信心。

3. 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优势,精心设计家庭教育的蓝图,制定计划,落实任务,有条不紊地开展,提高家庭教育的可操作性。

可操作性就是程序,是作战地图和时间表,据此就可“依样画葫芦”。为此,家庭教育也要备课。备课分大备课和小备课,大备课就是大的规划,三年、五年、十年甚至一生的规划,既有家庭和各成员的成长规划,也有某个课程本身的规划。如暑假帮孩子学古筝,就要有财务预算、时间安排和效果监督。小备课就是指每一个家庭教育机会,都要尽可能“三思而后行”,不要冲动,不要朝令夕改。这方面最有效的家教方法是“亲子比赛”,比如令大家头疼的孩子上网问题,根子还在于父母不懂网络,“谈网色变”。其实网络也是双刃剑,只要父母懂行孩子就“痞”不到哪儿去。有一位父亲,开始也为儿子上网影响成绩发愁,但又无计可施,后来他自己从头学起,化名在网上和儿子相遇,利用网络引导儿子,把家庭教育课堂搬到了网上,最终与儿子结成了知心网友,相约见面,化干戈为玉帛。

学习上的任何进步都是挺难的,苏霍姆林斯基就说过,“学习是一种辛苦的劳动。”“爱自己的父母也是一种辛苦的劳动。”如果父母也能坚持“活到老,学到老”,和孩子比赛,那么对孩子成长的艰辛,也就冷暖自知,从而要求也就不会那么苛刻,“理解万岁”也就不会常挂嘴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