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共享式”的师生关系

             浙江省乐清柳市三中  潘巨化  张晓秋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和保证。”

如何构建“共享式”的师生关系呢?本人认为“共享式”的师生关系具体从以下六个方面去理解落实。

(一)教师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师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就要求教师应帮助学生制定适宜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并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教学中的各种情况,设想下一步如何组织、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通过各种适当方式的设计,给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交往互动中共同发展;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二)新课程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型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情境,合适的阶段,开展非指导性教学。

对于这些探究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亲历探究过程,给学生自主活动提供机会和空间,不要越俎代庖,代为探究,更不要以“讲授探究”代替“亲历探究”。我们应该首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引导他们对这些图表进行自主解读和探讨,而不要一上来就直接讲出日本加工贸易经济的特点是什么。

(三)新教材允许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中要为学生发展个性留出充分的发展空间。

有些探究性活动没有标准答案,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如历史新教材的动脑筋、活动与探究等栏目中提供了不少可能引起争议的问题供学生探究,如提供两种不同的观点,要求学生“判断:他们谁说的有理?”同时更有较大的活动课“秦始皇功过的辩论”,以激发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和独特见解。

(四)新课程、新教材强调面向全体学生,而不仅仅是少数尖子生,这就要求教师关照个别差异,给吃不饱的学生另外提供补充性挑战。

孔子弟子三千,优者七十二。鹤立鸡群毕竟是少数。教育不是要把每个人都培养成高、精、尖人才。新课程的目标是:学有价值的知识,学必需的知识,学切合每个人发展实际的知识。

如果说我们原来的课程教材是班级里中上游的学生能够获得成功,中下游的学生感觉吃力的话,新的课程教材则强调让大多数学生都成功。新课程、新教材强调面向全体,减轻负担,删减那些超出多数学生接受能力的过于深难的内容,并从总体上控制必修课知识学习总量,这样做同时也是为了给探究和创造等实践活动创造机会,在学习总量和难度上毕竟比原来降低不少,因此产生比例更多的学生吃不饱的问题也是自然的,这就要求教师针对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建立共享式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体会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在与学生的平等交流中,与学生共同活动中,同学生一道,在轻松的氛围下学习,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切合自身的发展提高,这便是我对新型师生关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