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勃兴,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为教育现代化展现了广阔的前景,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为优化课堂教学,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对探讨新的教学改革思路,培养新的教与学的思维方式,寻找教学改革创新点,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一、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利于把抽象的思想品德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如果仅仅依靠语言表述、活动呈现,还是会让学生感到单调,学生学习缺少兴趣。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也就不强,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教学中,我应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把学生在通常情况下无法观察和感受到的内容,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通过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配以简明的旁白,给学生多重感官刺激,并能引起有意注意,产生共鸣,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和感受。
       我在教小学六年级上册《屈辱的历史》这单元主题时,我用多媒体再现了《南京大屠杀》、《火烧圆明园》、《甲午海战》、《万水千山》,让学生们感受到了我们祖国曾受到的巨大屈辱,感悟到了一些爱国志士一颗火热的爱国之心,也领悟到了新中国建立的艰辛,懂得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二、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得利于突出重点,分散难点,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内容的性质与学生理解记忆的效果息息相关。新颖、别致、有趣的教学信息,可使学生形成独立而清晰的记忆痕迹。对一些容易遗忘的内容,如果我们通过多媒体课件来创设情景,制造气氛,再现相关场面,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多媒体信息涵盖量大,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获取更多信息,较彻底地分解知识技能的复杂度,充分地达到教师的教学意图。
       三、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利于扩大教学容量,反馈教学信息,有利于更新、增补教学内容。
     《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广,综合性强,信息容量大。这样就产生了一组矛盾,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详讲,教时不够,如果略讲,又不能突破重点和分散难点,还会影响教材的系统性、完整性,甚至会妨碍学生对今后教学内容的准确把握,而解决这一矛盾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辅助教学,再现典型历史场景,浓缩教材精华,展现相关资料图片,让学生在几分钟内跨越上千年的历史时空,纵横跋涉多学科领域,让抽象的理论知识在声、光、影中提示出来。让学生在生动的、有趣的画面中去感受,理解、把握,有效地扩大教学容量,明显地提高教学效率。
       由于形势变化万千,祖国飞速发展,教材中的一些链接,数据统计,材料等都在不断地更新,因此教材的更新,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就特别适合知识更新和随时在教学中增补学术前沿内容,对教材增删修改,吐故纳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