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题研究>> 《小学美术活动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结题报告 正文

《小学美术活动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结题报告

2017-11-06 17:34 裴付生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第四小学

《小学美术活动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第四小学裴付生

小学美术是当前小学教育非常重要的课程之一,是每个儿童的必修课,小学美术教育可以启迪学生智慧,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对美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美术教育虽然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美术所涉及的点大、面广。我国的经济状况现在仍然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我国的小学美术教育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些实质性的差距。

从小学美术的教学目的来看,主要要求学生可以熟练地掌握美术的基础知识点和基本技能,主要考虑的是在政治前提下对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美育教育,而国外的教育是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从教学条件来看,我国的经济起步较晚,教育投入有限,与经济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小学美术教育相对较为落后。

我国的小学美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极大,美术不作为中考、高考的必考科目,无法引起学校和教师的重视。而且小学美术教师的素质较差,学校也缺少必要的教学设备,教学环境也相对较差,教育系统也没有形成有效的评价机制。所以,只要一般不是以美术为特长的学校都不会太重视,因此,我国的小学美术教育以素质教育为主就成为一句空话。

二、我国小学美术的特点

1.美术教育综合性的特点

自20世纪以来,我国小学美术教育的方法和观念已经逐渐趋于多元化,美术教育在各个学科间的综合化倾向加强,美术学科在学习领域的探索也在不断深化。美术作为人文性极强的学科,与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也是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2.美术教育课型的综合性特点

美术课型的综合性特点主要表现在将专门的美术欣赏、美感设计、手工劳作和绘画等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又把一些全新的教育元素、社会生活融入美术课程中,形成了一种综合性的美术课型。如此综合性的美术课型是小学美术课堂中的主要课型。

3.美术教育课堂意义的综合性特点

小学的美术教育不仅仅是素质教育中传播知识的媒介,也是促进学生智力大发展的重要途径。智力所指就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小学美术教育是通过美学的思考来提高学生的智力素质,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美术通过大脑和双手的和谐统一,直接刺激学生发现生命的潜能和智慧。 

三、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正是由单纯幼稚走向成熟,是可塑性最强的阶段。通过美术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是每位美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美术课程标准试行稿提出:“通过学习美术,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以及美术的实践能力,达到能用美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我认为,新课标的理念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从教材的编排、内容及练习,确实落实了“关注”的实质及充分地尊重、关心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在课堂上都能生动活泼、健康发展,把老师与学生合理地融为一体。新课标让美术学课成为活动的课堂、再创造的课堂,给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尤为重要。

创新思维概念及含义

美术创新思维是人们在创造美术作品、解决美术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的一种思维形式。美术创新思维包括:(1)灵活性,主要表现为善于转换美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或对某个美术问题提供多种解法;(2)精致性,主要表现为对已完成的美术作品进行修改,已达到完美精致;(3)流畅性,主要表现为在美术学习与美术创作过程中,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许多想法和念头;(4)新颖性,主要表现为在美术学习与美术作品创作过程中尝试用一种独特新颖的解法;(5)敏捷性,主要表现为在美术创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迅速地用各种策略来解决。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改变教学策略、方式,能够结合实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达到能用美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学习美术的兴趣。    

2、采用各种方式,包括计算机多媒体的应用、电视、电影、参观或观看录像、图片等多种方式,欣赏雕塑和现代工业产品,感受不同材质的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塑造出别出心裁的形象,让他们更会表达自己,从而摆脱传统技法课的“像”与“不像”。

3、将美术传统教学与创新教学有机整合,对学生进行指导,科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美术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引领教师组织实施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运用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反思自己的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力求使我们的美术课堂真正成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相关要求,以及课题设定的研究目标,教师要灵活结合《标准》、教材、师生特点,对以下教学研究策略进行不同程度的研究,不拘泥于某一种模式,重在实效,并鼓励走出各具特色的美术教学改革之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塑造出别出心裁的形象。本课题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1、激发学生美术兴趣,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研究 。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生动形象地说过:“好奇,是一种食欲;看了,便想吞下去。”好奇心也可以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求知本能。好奇心是激发创造的动力,兴趣是创造的原动力,教师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在美术教学中,可以利用自然鲜艳的色彩,娇美的姿态,动人的音响,以至神奇的变化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从乐趣中学习掌握美术的基本能力。

2、树立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的研究 。

美术是用来表现丰富的生活、情感、事物的一种手法。事物、情感、是时时推陈出新的,创新精神也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上教学的根本任务。通过美术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将会对学生的未来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也给教师的课堂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在传承古今文化的同时也有了时代的产物。这对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全面的发展是有独特作用的。

3、小学新课程中美术学习评价方法的研究。

(1)、尽量展示学生的作品,使学生在评价作业时有对比,有参考。(2)、自评。(3)、互评。(4)、师评。要乐于赞美,尽量挖掘学生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闪光点,和学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多激励能力较弱的学生,增强他们的信心。不光评价作业的效果,更主要评价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中的表现。

4、小学美术课堂中学生主体意识培养的研究。

实践证明: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只能教出画匠;而创作性的教学却能激发孩子无穷的想象力。孩子的潜力是无可估量的,教师的任务已不只是教他们技巧,方法;而是要引导他们通过思考,探索掌握方法。在思考与实践的过程中,创造力才能得以激发。美术本身就是一门创造性的学科,小学的美术教学,不仅要以提高学生兴趣,鼓励学生不断地录求新的创作理念为主,而且让学生自由思考,畅所欲言,多留给他们想象与创造的空间。

五、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第一阶段:(2016年2月---2016年4月)准备阶段。

总结几年来美术教育教学经验,拟定课题研究方案,明确研究工作的重点。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6年5月---2016年9月)

1、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初步提炼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

2、根据教学基本模式,针对教师在创造性思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美术综合能力需要提升之处,提出解困设想。在学习和研讨基础上,教师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3、将对策实施于课堂教学,并通过课堂教学诊断,不断完善对策,要求用教学反思的方式记录研究体会。

4、通过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提炼并总结提高我校美术课堂创造性思维教学的基本策略。

第三阶段:成果整理期与形成期(2016年10月——2016年12月)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本校的美术教师能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并能扎扎实实地落实课堂质量工程,使课堂的效率逐步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能得到提升。

1、针对研究的主要问题和策略进行进一步的实践和研究,优化策略,撰写研究论文和教学反思。

2、总结课题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论文、学生作品集。

六、基于创新思维培养的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一)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思维意识
    1.鼓励学生创新。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仍有大部分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上使用板书教学。一堂美术课,由老师在黑板上做示范,学生则跟着老师学习模仿。其实,更多的应该是鼓励学生自己创新,老师也不用再板书要求学生照图绘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认可学生的作品。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给予学生作品更多的赞同和认可。鼓励学生创新就是让学生大胆展开想象,所以,也许作品不会尽如人意,但是一定不能抹灭了学生创造的心灵,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作品的价值。
    3.肯定学生的优点。老师对学生的鼓励,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也会给孩子心灵带去极大的鼓励。因此,老师要对学生的作品常给予鼓励,也可以在全班展示优秀的作品,从而激励全班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培养学生构建创新思维的情景
    1.创造开放的学习氛围。在教育中,尤其是美术教育,没有自由的创作空间,也就没有想象力发挥的余地,缺乏想象力也就谈不上创新性。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精神状态跟学习的积极性有很大关系。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努力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环境,尽量放低老师的架子,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关系,都有利于学生发挥大胆的想象,建立自身的创新性思维。
    2.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时候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方向。学生如果对某件事物感兴趣,一定会主动而执着地去完成它。这时候,老师要发挥自身主导的作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意识。例如,在进行《贺卡设计》这一教学内容时,由于是动手设计的课程,所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运用绘画知识与制作技能,可以将这一教学内容特意安排在节日前。当学生感受到节日的氛围时,能从中得到更多的体会,可以发挥更丰富的想象来绘制。经过这样的设计课程,学生的作品会比单纯地上一堂手工制作贺卡的课程效果要好很多。
    3.丰富想象,拓展思维
    丰富的想象力是实现创新思维的重要条件,没有想象力会使作品变得干瘪、刻板、死气沉沉,想象力与创新思维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要结合学生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个性特征等方面进行引导,开发和扩展学生的想象力。
    (三)多途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1.教学活动中发掘和培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借用教学内容,结合现实环境,利用发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例如,安排学生根据自己认为的颜色画出心中的太阳,你会观察到学生画出了各种各样颜色的太阳。在完成了画太阳的活动后,可以提问学生太阳的颜色是你们画的这样吗?进而可以告诉学生,戴上墨镜看太阳就会发现,太阳其实有七种不同的颜色。让学生带着想象力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大自然中培养。艺术都是来源于生活的,所以在进行美术教学时,老师可以带学生靠近自然,走进自然,从而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天生的好奇心,会通过大自然发挥出头脑中无尽的想象。例如,在《用色彩画心情》一课中,带学生到自然中观察大自然的颜色,感受它的神奇和美妙,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空旷的环境,清新的环境,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非常好的效果。
    (四)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对学生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工作的进行,另一方面是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继而做出细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安排。作为创新思维教学的实践者,老师也要秉持创新思维对学生进行评价。同时,建立相关的竞争机制,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个性思维。通过竞争,让学生体会成功的滋味,同时也能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好很好的基础,做好铺垫。
   (五)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老师首先必须具备创新的意识。在当前教育环境下,缺乏创新意识的美术教师甚至都不能算是真正合格的教师,更别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同样可以引进现代多媒体手段优化教学内容。美术本身一门集具象和抽象于一体的课程,所以能实现文字、图像、声音和影像结合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积极的作用。



作为小学美术教师,除了要教育学生掌握绘画的知识和技巧,更多是让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美好的事物,通过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领悟到学习的乐趣和重要性。


《小学美术活动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第四小学   裴付生

好的美术课堂应该能够将孩子们引向更多的追问、更高的见识、更大的快乐和更深的爱。在倡导创新教育的今天,美术课堂成为落实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而想象力就像种子一样,它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一定的土壤气候,科学地灌溉、施肥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那么如何从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在小学美术活动中创新思维培养的研究课题实施以来,我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激发小学生创新能力要激发小学生兴趣

不管在何时何地,要求小学美术教师必须要充分重视学习兴趣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以及重要性,对于那些十分好动的小学生来说,小学美术学习具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和不能否认,由于小学生自身的年龄比较小,他们自控能力并比较差,注意力也比较不容易集中,因此,对于小学美术学生来说,想要学好美术必须要充分调动自身的学习兴趣。一个人一生中学习最好的老师就是兴趣,近些年来小学生所面临社会的知识比过去所面对社会知识要丰富很多,这也就从本质上导致小学生不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美术学习上,因此,怎么样才能够充分调动起小学生对于美术课程的学习,这才是重点问题。想要培养小学生对美术科目学习的兴趣就必须要抓住学习契机,实施合理调动,在学生学习任何知识的过程中都应该勇于提出自身的疑问,并且要从本质上解决学生的疑问。

二、增强小学生自信,鼓励小学生大胆展示自己

自信心是人的一个很重要的精神支柱,也是人行为的内在动力。现在的美术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在评价过程中,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如:学生自评、互评、师生评等。通过学生自评与互评,使学生对自己的作品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也能吸取别人作品的精华;师评,首先老师要给予学生作品的肯定,任何作品,即使再不出色,也有自己的发光点,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品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这样学生在心理上就产生了“老师还是 肯定我的作品”的心态,有了这种心态,学生 就有了创作的自信。想象是创新的基础,只 有丰富的详细那个,才有可能发展学生的创 新能力。因此,在美术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发 挥各种教学方法的的功效,给予学生想象的 空间,鼓励学生敢于创新,激发学生的创新 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无定法,教 师要根据教育事业的发展形势改变自己的 教学理念,依据创新教育的理念和学生的个 性特点以及美术教学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 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适应新 课改的要求,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一份应有 的贡献。

小学美术教学是一种艺术,而小学生自身就具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想要提升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创新能力,必须要提升器对于美术的学习兴趣。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小学美术教师必须要培养小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

三、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动机最活跃、最现实的心理因素,如果教师能点燃学生心中的“兴趣之火”,就能促进他们主动学习,从而让智力得以开发,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优化教学内容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途径,具体操作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以新激趣。

学生的思维活跃,新奇的东西往往会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这就要求教师挖掘教学内容的新意,使之有新鲜感。如在四年级上完《树叶拼贴》这一课时,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米贴画”比赛。“米贴画”学生从来没有看到过,也没有尝试过,学生觉得很新奇、很好玩,兴趣顿生。每个学生纷纷动手,思维敏捷,进行创作。

(2)以点激趣。

欣赏课是为了使学生去看、去听、去想、去用心感受,为创新能力的显性提供广泛的空间,但学生对于美术课中的欣赏课并无兴趣之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觉得应让学生挑最感兴趣面去欣赏。如欣赏一幅画,你可以这样问学生:“你觉得这幅画色彩关系处理得怎么样?要你去画,你会怎么搭配颜色,选取哪种色彩作为基本色调?”另一方面,你可以这样问:“这幅画的结构是怎樣安排的,如果你画,你怎样安排这幅画的结构?”这样,把同一内容从不同点切入,进行多角度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欣赏过程中,看似在讨论这幅画,其实也是让学生在进行创作,是对学生发散思维、创新能力的训练。

四、优化教学途径。

随着科技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现代教学媒体陆续进入我们的课堂中,它的出现为美术教育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更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形式。如:在课堂中利用计算机集成性和交互性的特点,将文字、声音、图形、动态图像有机结合,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尽情浏览名人佳作。

1、利用乡土地域特点,引发学生创造兴趣

美术教师应在教学中结合学校所处地域的特点,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对地域资源进行挖掘、整理,并组织成教学内容。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发掘和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地域素材,从地域资源中挖掘出丰富的教学资源,促使学生进行创造。我任教的学校所在地被称为中国牡丹之都,这里牡丹种类多,资源丰富,于是我充分利用了这一有效资源。当我把牡丹花、牡丹叶、牡丹根等这些俯首可拾的原生态材料作为美术学具引进课堂开展美术活动时,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内在体验,学生学得主动、愉快,课堂生动活泼。于是学生就有了他们创作的一幅幅极富特色具有浓厚本土气息的牡丹花、牡丹拼贴画以及极富想象力的牡丹枝插接作品。这样的乡土资源开发利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发展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了学生用美术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以及设计能力、制作能力。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美术产生了浓厚兴趣那自然就会好好学习了。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我坚持制作PPT辅助教学,通过欣赏幻灯片中丰富多彩的美术作品、优美动听的音乐让学生感觉到美术课堂是很轻松愉快的。例如,我在教学六年级《有趣的脸谱》一课时,在课前从网络资源中找到中国京剧的视频,然后在课题导入时进行播放,学生无不被中国国粹独特的唱法和装束所吸引。随后我用PPT展示四川变脸、贵州傩戏面具等让学生进行对比,了解中国不同戏种的面具设计的不同。最后展示各种戏曲人物图片,与面具进行对比,让学生轻松理解了颜色在戏曲脸谱中的运用。每一个环节都能给学生全新的感受,信息化教学图文并茂,让本来对戏曲、脸谱等比较陌生的孩子们轻松了解了相关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自然就对美术课产生了浓厚兴趣,真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利用电子白板教学,提高学生想象能力

电子白板对于农村学生而言,还比较陌生,现在每间教室里都配备安装了“班班通”,有网络、展示台、音响等,这为我们的美术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孩子们喜欢老师利用班班通设备为他们上课,我也经常使用电子白板为同学们上美术课,通过网络、展示台,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欣赏到同龄小朋友的作品,也能欣赏到美术创意和广告创意作品,更可以欣赏到世界美术大师的作品,这样,孩子们的眼界更宽了,欣赏水平和想象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如我在引导学生欣赏作品《多功能洗衣机》时,就有学生向我提出:“老师,我觉得这幅作品画得非常好,想象也很丰富,但是这台洗衣机的功能还不够完美,如果再加入太阳能和自动变形功能的话,那就更完美了,他不仅可以自动洗衣、自动节约水、自动喷香、自动折叠衣服、自动消毒,还可以自动变形,根据家庭位置大小需要来变形,而且还是利用清洁环保的能源。”当有学生提出更好的建议后,其他学生也纷纷举手。又如在教学三年级《图形联想》一课时,我利用电子白板在显示屏上画一个大大的圆,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学生的答案各种各样,太阳、月亮、轮子、饼子、西瓜,还有的说是一个钟,而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画笔功能直接在屏幕上以简笔画的形式将自己认为的物体呈现出来。小学生是善于想象,长于联想的,有了电子白板学生的积极性马上就来了,思维得到了扩散,想象力得到了丰富,学习过程也变得轻松活跃,能促进学生不断地学好新知识、新技能。因此,有效利用电子白板开展美术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4、利用美术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美术绘画水平

在农村学校的美术课堂上,我们为了照顾多数学生,在美术技能方面常常会有意淡化或是降低一些要求,但这对于喜欢美术和对美术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而言,他们会觉得太简单了,时间久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兴趣也会受到严重打击,所以,我会利用美术社团活动来做补充,为他们上更专业的美术课,使其得到更大的进步和提高。如我班有位学生,她就是在参加了美术社团后,绘画水平突飞猛进。因此,利用美术社团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绘画水平。

5、利用美术作品竞赛,促进学生不断创新

心理学研究表明:表现自我,是人与生俱来的本领。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孩子们也不例外,他们也需要有舞台能够尽情地表现和展示,这也是促进他们不断创新的动力源泉。如学校每年组织开展的校园艺术节、美术比赛等活动,年年都会有学生创作出新的优秀的美术作品。美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个人的优秀习作在网上与别人交流,开展学生与学生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甚至是省市之间或国际之间的学生作品交流,为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提供一个好的平台。开展美术作品竞赛交流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不断出新作品,不断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提高农村学生的美术创新能力,并非一日之功,也非一种途径。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好乡土地域特点、多媒体教学、电子白板、美术社团、美术竞赛等,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兴趣、美术素养、想象能力、创新能力一定能得到培养。

五、积极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首先,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绘画造型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创作,多给学生独立构思的机会,采用命题画、想象画、创意画、诗配画等自由多元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其次,应该强化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与观察能力的训练。教师不能机械地进行现成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否则学生只会依葫芦画瓢,失去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事物的异同点,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善于发现美和创造美。最后,实现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常态化训练。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前提和条件,通过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够启迪学生的创造想象。小学生绘画构图不能依照成人法则,看似随心所欲的思考和创作,反而更符合儿童阶段思维发展的特点。 

六、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情境

首先,小学美术课堂应该是开放的、自由的,让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的前提下迸发创新思维的火花。教师要为学生构建一个轻松愉快且富有创新乐趣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进入最佳的创新状态,这样,创新思维的培养效果就会愈发明显。例如,在《喜怒哀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邀请班里善于表演的学生来进行喜、怒、哀、乐脸部表情的表演,大家往往会“开怀大笑”。教师以此为契机,来启发学生试着画出不同表情的卡通头像,让学生在其乐融融的学习氛围中进行创作,创新思维也更容易被激发。其次,小学美术教师应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教师应该巧妙设计教学活动,以激发兴趣为向导,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加深学生自我的审美认识和体验。例如,在《陶泥的世界》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将不同风格的陶艺作品图片展示给学生,并配上简单的制作程序,让学生领略陶艺的美感,掌握制作陶艺的要领,激发学生动手制作的兴趣,将自己所想要创造的作品用泥塑的方式展示出来,进而提升了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效果。最后,将小学美术课堂打造出充满想象力的课堂,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从某种程度上讲,创新思维的本质就是想象,在脑海中将存储的图形加以改造、组合、提炼,进而构思出全新的意象。人类创造离不开想象,孩子们最大的乐趣也是在于想象,通过想象能够释放童心,在快乐中带动创新思维的发展。例如,在《我是汽车设计师》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一些汽车图片让学生来欣赏,然后一起讨论交流汽车的功能与特点,让学生讲一讲自己喜欢什么样的汽车。有的学生自然会迸发对未来汽车的设想,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闪烁出求新求异的思维火花,设计出自己脑海中理想的汽车图形,学生的创新思维会得到进一步激发和培养。

七、建立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评价机制

在小学美术教育实践中,有许多学生是因为教师不科学的评价而对美术失去了兴趣,导致学生的美术创造力因此萎缩。由于每个学生的素质和个性特征不同,在美术教学中就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当然,教师的评价不能一个模样,盲目的好评也会让学生的自负心理膨胀,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竞争激励机制,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因素,对于那些有创新的作品可以采用全班展示的方式,激活学生勇于创新的主动性。

八、教师应该重视自身创造性思维的提升

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的培养,不仅仅是针对学生,还需要教师从自身做起,优化教育教学方式。试想一个本身就缺乏创新思维的教师,如何能让学生各抒己见,如何带领学生在创新的天空里翱翔?只有教师不断强化自身的创造性思维,以一个探索者的身份,不断探求新的教学方法,采用独特新颖的教学手段,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随着社会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以及新课改的推进,小学美术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学习新的知识,才能让自己的教学永葆青春活力。



《小学美术活动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第四小学   裴付生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1.现状分析:美术新课程提出:“应特别注意对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有一则这样的事例:一位国内重点小学的学生,移民到美国,上第一节美术课,教师要求他们画一颗圣诞树,这位中国小朋友的画技让美国教师和小朋友都很惊叹,因为他画得太像了,跟墙上贴的一模一样。可是当教师要求他自己创作一幅时,这位小朋友却搞了半天也无从下笔。人家评价我们“中国小朋友临摹能力强,但创造能力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归结起来有几个因素。一、社会因素:人们习惯以“像不像”来评价孩子一幅画的好坏,而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的关系。只要求孩子们画得“像”,忽略了对孩子各种能力的培养,也扼杀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二、教学问题:许多教师上美术课,因缺乏资料,或图省事只教学生临摹作品。还有家长过早给儿童买来临摹的画册,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2.研究意义: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正是由单纯幼稚走向成熟,是可塑性最强的阶段。本课题的研究,立足于努力培养小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重点研究怎样在美术教学中发掘孩子们的创新潜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要他们学会创造性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敢于探索,敢于创新适应社会发展的创造力。

3.研究价值: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美术实践能力;有利于提升研究教师的创新教育理念、科研意识。

二、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美术实践能力,达到能用美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以及教学的能力与水平。

三、研究内容

教师要灵活结合《标准》、教材、师生特点,对以下研究内容进行不同程度的研究,不拘泥于某一种模式,重在实效,并鼓励走出各具特色的美术教学改革之路。

1.激发学生美术兴趣,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研究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提出,就美学而言,孩子们从很小的年纪就对某种事物的“好奇”产生极大兴趣,并且带着极大的热情去讨论这些问题。兴趣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

2.树立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的研究

美术是用来表现丰富的生活、情感、事物的一种手法。事物、情感、是时时推陈出新的,创新精神也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教学的根本任务。

3.小学新课程中评价方法创新的研究

以往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太过单调刻板,从而带来的后果是孩子们对评价提不起兴趣,麻木。所以创新评价方法,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动力源泉。

4.小学美术课堂中学生主体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陶行知先生说:“让我们解放眼睛扔掉有色眼镜,要看事实,看未来;解放头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巾,要想得通,想得远;解放嘴巴,享受言论自由,谈天,谈地,谈出真理来;解放双手,甩去无形的手套,大胆操作,向前开辟;解放空间,把学生从文化的鸟笼里解放出来,飞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去捕捉。”实践证明: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只能教出画匠;而创造性的教学却能激发孩子无穷的想象力。

四、课题的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在研究前期,针对小学美术活动教学和学生的美术素质现状开展调查。

2.文献研究法:结合本课题的研究内容,认真学习相关理论专著,增强教师对实施本课题研究的自觉性及课题研究意识。

3.个案研究法:选择不同班级、原有基础等方面有代表性的个体学生进行建档分析。

4.经验总结法:研究过程中,不断地阶段交流、总结,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并把研究成果变成理论。

五、课题的研究过程及措施

2016年2月课题如期开题。我们首先召开了开题会,开题会使课题组成员明确了本课题研究概念的界定,了解了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现状,明确了分工,制定了个人研究计划,讨论了具体做法和措施,同时,课题组根据领导和各方提出的论证意见,进一步完善了《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5、6月份组织广泛收集相关的研究资料,通过学习、交流、研讨,增强教师主动学习的意识和提高分析、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9月份运用调查研究方法了解小学生的思想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学生的心理特征,掌握调研的基本方法,做好各项调查访谈记录。并把调查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画出各类问题对比图表,写出分析报告。还召开了课题组全体成员的问卷调查交流研讨会,互相进行了学习和探讨。在会上,老师们都分析了自己在这次问卷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谈了具体的改进措施,促进了科研课题的深入开展,有助于老师对班级学生思想现状的了解和掌握,更好的进行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活动。着手完成准备筹划阶段小结,形成规范性的论文。

深入学习理论和新课程标准,挖掘教材内容,教育教学实践以及相关实验研究活动的阶段。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点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创新教育在价值观上集中体现了教育的民主化和个性化特点,尊重和保护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必然性差异,承认每一个人在价值、才能、情意和行为方式上都是极富个性的个体,给予每一个人充分发展其自身、激发其内在潜能的自主、平等机会。创新教育的过程不仅仅是冷冰冰的智力活动过程,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在学习中保持愉快和不紧张情绪,有利于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

(二)优化教学策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需要创造型教师的创造性活动,但是这绝不意味着教育体制的另起炉灶,而是要求我们在科学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改革,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创新来实现。

1.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

心理学认为,大脑受刺激的方式、角度和程度不同,它的能动作用的表现形式也就不同。一支粉笔、一个教案加一本作业的教学方式,由于方法单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随着教学设备的发展和完善,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入课堂,陈旧的教学方式将受到严重挑战。

2.设计探究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好的问题可以诱发学习动机,启迪思维,激发求知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由遇到要解决的问题而引发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3.加强绘画主题的开放式训练,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创造性。

主题绘画是美术学科不可缺少的环节。采取多种表现手法、运用多种媒材表现同一主题作品,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4.科学运用课堂点拨和课堂评价机制,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都是朝着教师鼓励的方向发展的”。在创造性思维教学的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时,往往需要面对三种情况:一是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本身就需要一定的时间;二是学生由于受自身的知识结构、生理心理特点的影响,回答问题时可能片面,也可能是为了表现自我。三是学生不敢、不愿回答的情况比较普遍。针对这些情况,教师的适时点拨,迟缓作出评价,往往能起到“四两拔千金”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尽量提供一些问题情景,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考虑,鼓励同学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或假设,不要简单地排斥学生的失败和错误,要鼓励学生以独立的角色对问题作出质疑、批评乃至争辩等等。所以,艺术地运用课堂点拨和评价手段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从而逐步形成和发展创造性思维。

(三)加强创新理论培训,把握课题研究方向。课题研究的深入与有效实施需要先进科研理念和纲领性文件做指导,我们紧抓学习不放松,学习了《新课程标准》、《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小学生美术创造性思维形成介质初探》、《小学美术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等等理论文章。还采取个人自学、外出学习,讲座辅导、提问研讨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做到主研教师先学一点、多学一点、学深一点,在自学基础上,再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学习使每位教师深化了对课题的认识,丰富了课题内涵,充实了研究方法,提高了研究能力,有力地保证了研究有序进行。

(四)进行课例研讨流程创新研究。组内老师确定好内容,由个人根据自己个性化的备课思路备课,然后个案设计者在定时定点的课题组活动中陈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程序及设计的思路,组内成员提出修改意见。个案设计者通过不断的试上研究课与反思,结合其他教师的意见对教案进行反复修改,最后定案,再上研讨课,然后再集体讨论,取长补短。

流程:个人钻研――陈述思路――综合智慧――尝试教学――修改定案――上研讨课――研讨总结

(五)抓实各项创新活动。创设学生自主参与、自主学习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在学生各项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例如学期的开学初,我们都组织开展了实验班级环境创新布置评比活动。在活动中,实验班的学生共同合作,创新布置出了各具特色的班级环境。有学生从家里带来饰品,有学生的书法、美术作品、手工制作展示;有学生的生活写真、喜欢的名言警句;有学生的精美作业展览;还有有关学习的各种资料图片栏等等。真是格外用心,彰显特色。

再如围绕各种节日开展的创新黑板报布置;以创新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以“未来家园”为主题的绘画比赛等。

在每个“六一”儿童节期间,学校还举办了别开生面的校园艺术节活动。学生的书画,手工作品都表现出极高的美术创作能力。

结合学校的特色“跑班”课,认真辅导兴趣小组的学生,积极参加每次的美术比赛活动。而这些都与我们美术课题研究是分不开的。

2016年9月份,对前一阶段的工作做好中期总结,请专家论证,中期评估,检验前期成果,提出修改和调整的方案,为后一阶段成果的普及和推广做准备。

2016年10月份至2016年12月,分析总结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情况,做好研究成果的转化、普及、推广工作。负责撰写研究论文,全面展示研究成果。制定课题的延伸推广计划。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为结题做准备。

六、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效

通过一年的研究,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创新,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创新。具体表现如下:

(一)从学生方面来说,

1.通过研究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教师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例如:投影从视觉上激发;课堂上配上古筝、笛子之类的音乐,从听觉上激发。教学时,还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教材的内容以及教学的环境等因素进行协调统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譬如说,叫二年级的小朋友画透视或写生,是不符合逻辑的。美术教学也同于其它科目一样,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学习美术是一种乐趣,并从乐趣中学习掌握美术的基本能力。

2.通过研究树立了创新意识,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通过美术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将会对学生的未来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也给教师的课堂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在传承古今文化的同时也有了时代的产物。这对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全面的发展是有独特作用的。

3.在课堂中培养了学生的主体创新意识

孩子的潜力是无可估量的,在思考与实践的过程中,创造力才能得以激发。美术本身就是一门创造性的学科,小学的美术教学,不仅要以提高学生兴趣,鼓励学生不断地寻求新的创作理念为主,而且让学生自由思考,畅所欲言,多留给他们想象与创造的空间。塑造出别出心裁的形象,从而摆脱传统技法课的“像”。

4.运用创新思维的能力,积极参加各类比赛,并多人获奖:

(二)从教师方面来说,

1.研究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

通过研究,教师能将美术传统教学与创新教学有机整合。教师的任务已不只是教他们技巧、方法,而是要引导他们通过思考,探索掌握方法,科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美术创新思维能力。

2.通过研究创新了评价方法

长期研究发现,通常可用下列评价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1)尽量展示学生的作品,使学生在评价作业时有对比,有参考。(2)用几分钟时间请几位有代表性的同学作自我评价。(3)请全班同学一起来评论。(4)老师评论。在评价学生作业时,一般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尽量挖掘学生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闪光点,和学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多激励能力较弱的学生,增强他们的信心。不光评价作业的效果,更主要评价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中的表现。

3.研究提升了教师的创新教育理念、科研意识。

在这一年中,我们课题组的成员写出了许多优秀的教育随笔、案例和论文,并有多篇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

这些成果的取得,不仅是我们老师辛勤工作的最大的欣慰,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好的精神激励。

七、课题研究后的反思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的“小学美术活动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然而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问题,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困惑,需要在今后继续研究、运用、推广中不断探索与解决:

1、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方法和途径,怎样才能更好地去拓展才是最有效的?

2、教学方法的个体差异性,需要每个老师在研究中怎样突出自己的个性与特色。

3、美术学科和其他学科怎样融合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课题将暂告结束,研究仍将继续。总之,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正是由单纯幼稚走向成熟,是可塑性最强的阶段。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美术实践能力,达到能用美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更有利于提升教师的创新教育理念、科研意识。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