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改前沿>> 《雨巷》教学设计--李默启 正文

《雨巷》教学设计--李默启

2017-09-02 10:58 李默启 评选组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李默启


一、设计思路


《雨巷》出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课,是著名诗人戴望舒的早期代表作和成名作。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我”和“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在寂寥雨巷的相遇,营造了一种哀婉忧伤、迷离凄凉的意境。我的教学设计围绕着“剥离、想象与还原”这三大层面,

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基本的语用技能,力求在授课过程中能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感受能力和思维的激发与想象。因而,我想在此篇设计中,设计好与这三个方面紧密结合的教学环节,“剥离”就是把诗歌的每一节看成一个故事,把这个故事层层剥离开,让学生感受诗歌语言中丰富的层次、结构和意象。“想象”就是在“剥离”的环节后,让学生对诗歌中的意象、修饰语、修辞进行发散思维的联想,使他们能获取更多由诗歌带来的感知与体会。“还原”就是将“剥离”与“想象”后的过程进行还原,使学生体会到诗歌本身的节奏之美、音韵之美和画面之美,品味诗歌语言的魅力。

同时,此篇教学设计我还注重把握文本的多层次构成,既要从语体层、语象层,还要从语义层等对诗歌进行解读,所以我设计了许多环节来体现多层次解读,从诗歌感情基调的体现、丁香象征含义的分析、丁香姑娘的象征含义解读、代表性意象的特征、“远-近-远”空间结构的赏析、诗人情感世界的探索等都可以体现出我这一教学设计的构想。而这些多层面的解读最终都围绕着“感受和体验诗歌所营造的的幽深迷离的朦胧美”这一教学切入点层层递进展开。

以下是我对《雨巷》一课具体的教学设计。


二、具体设计


【教材分析】

《雨巷》出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的第二课,属于精读课文。第一单元还选取了毛泽东、郭沫若、徐志摩几位现代诗人的代表作品。学生可以借此体会、比较、鉴别不同题裁、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诗词,符合新课改特别关注学生多方位情感体验要求,使学生能够受到诗歌美的熏陶。要求学生能在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的情况下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把握其中丰富的意象,领悟诗歌独特的意境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雨巷》是现代派大师戴望舒的成名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

【学情分析】

学生虽然是高一年级,但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十多篇的现当代诗歌,对诗歌的诵读技巧不陌生,所以学习起来并不吃力。高一的新生正处在学习角色的转变期,从初中的学习内容转变到高中得学习内容上,对许多课文艺术手法和艺术技巧总是处于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的状态中,如果老师能正确的引导和点拨,就能使学生们找到自己心中的答案,学得正确的诗歌分析鉴赏的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养审美情趣。

2、理解“丁香”和“丁香姑娘”的象征含义。

3、了解诗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时代心情。

【教学重点】感受和体验诗歌所营造的的幽深迷离的朦胧美。

【教学难点】品味诗歌优美的意象以及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情境法、朗读法、引导法、比较法、想象法

2.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3.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语:细雨如丝的江南,悠长寂寞的小巷,一把孤寂的油纸伞和着雨的叹息,撑出了一个青年诗人哀婉的心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戴望舒,与诗人一道去领略雨巷的风景,去追寻丁香姑娘的芬芳。请大家合上书本,让我们先一起聆听诗歌。

说明:用优美的、富有诗意的语言导入新课,能营造出良好的上课氛围,把学生带入到诗歌的情景里,让学生体验到诗歌语言的魅力。

(二)初读诗歌,感受基调

1.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在黑板上出示如下词语,请同学读出并集体朗读。

彷徨、寂寥、静默、彳亍、太息、颓坯

2.自由朗读,初步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与所写故事内容。

引导:学生朗读,分析诗歌中有哪些表达情感的词语?概括本文的感情基调。

明确:诗人在描写“我”时,用了“彷徨”“彳亍”“冷漠”“凄清”“惆怅” 等词语来表现诗人的孤寂、迷惘的心情。在描写“姑娘”时,用了“哀怨又彷徨”“结着愁怨”“凄婉迷茫”表现了“姑娘”像“我”一样的迷惘、彷徨。全诗流露出低沉、感伤、忧愁的感情基调。

引导:通过自由朗读,分析诗歌中每一小节都在讲述一个什么故事?

明确:第一小节:我希望逢着一个姑娘。第二小节:这个姑娘是什么样的?第三小节:这个姑娘的状态是什么样的?第四小节:她靠近了我。第五小节:她从我身旁飘过。第六小节:她消散了。第七小节:我希望飘过一个姑娘。

3.师范朗读

因为这首诗,戴望舒赢得了“雨巷诗人”的美誉。教师朗诵诗歌,让学生再一次走进那深深的雨巷,感受那份哀婉与朦胧。(配乐朗诵)

4.学生朗读诗歌,互相点评。

教师请几位同学朗读诗歌,并让学生点评。教师在此过程中要提示学生在朗读时要结合全诗低沉伤感的感情基调及时调整语气、语调,在反复阅读中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内心的孤寂彷徨和“丁香姑娘”所散发的似有若无的朦胧美。


(三)细读诗歌,进行“剥离”“想象”与“还原”

1.第一小节中,体味重点字词,感受“希望”。

引导:让学生在第一小节中感受到“独自”“彷徨”“悠长又寂寥”“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这几个词的魅力。

明确:诗人是独自一人,不是和朋友一起在雨巷中行走;诗人也是一种彷徨迷茫的状态,并不是悠闲自在的状态;诗人行走的雨巷是一条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而且还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里面的“一样”“结着”“愁怨”具有整齐的音韵美,从反复朗读中能让学生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希望。诗人希望这位姑娘像丁香一样,却又没有继续说像什么样的丁香,他希望她结着愁怨,但是又没有明确这个愁怨是什么样的。诗人刚刚才带领我们想象出来这位姑娘,却又在转瞬间,为这位姑娘盖上了一层面纱,让学生带着这个希望,对后续诗歌带来的故事产生期待。


2.第二、三小节,体味“丁香”,感受“彷徨”。

引导:让学生结合“玫瑰”“牡丹”来感受“丁香”这一意象;拓展与“丁香”有关的诗词,让学生感受“丁香”这一花种的独特气质。

说明: 教师出示几首用花描绘女子的诗歌,学生感悟诗中女子的形象和“丁香姑娘”形象的不同。这一环节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第一体验,引导学生通过对以花写人的诗句的体验引申到对“丁香姑娘”象征含义的理解。

引导:在描写姑娘这一意象时,诗人为什么把她比喻为丁香般的姑娘,而不用玫瑰、牡丹这样的花作比喻?

明确:因为玫瑰和牡丹都比较华丽、高贵,而姑娘的状态是愁怨的,所以需要丁香这样的花。丁香的花色,都是淡淡的紫色,淡淡的白色,给人的感觉就冷冷的,所以容易有忧愁的感觉,而玫瑰牡丹的花色都很浓艳,给不了人这种感觉。

“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出自李璟的词“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丁香花素雅的白色,优雅的紫色,深得文人墨客的喜爱。一结一结的花型被人们称为丁香结。李商隐的《代赠》诗中也说过“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而且丁香开在暮春,正是伤感之时,所以古代文人常把丁香作为忧愁的代词。此诗中,雨中的丁香则增添了更多的愁怨和凄美!

引导:让学生想象:假如你是诗人,你想让他们相见吗?如果相见了,你想要让他们发生什么?如果不想让他们相见,你又会让诗歌进行怎样的发展?

明确:想象可以让学生有一定的自我认知,有了自我认知后再来学习诗歌,就会有多种视角的收获。


3.了解诗歌写作背景,知人论世。

引导:一切景语皆情语,这象征忧愁的丁香也和诗人的心境有关,让学生结合课前预习,谈谈诗人当时的处境。

明确: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此时诗人恋爱失败,又正值当时反动派对革命者进行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此时的诗人不仅承受着失恋的痛苦,也咀嚼着大革命失败的苦果,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于是,诗人把自身放在一个寂寥雨巷的背景里,在淡淡的忧愁中想象出丁香姑娘这一和他心灵契合的意象。


4.第四小节,体味“走进”,感受“欣喜”之情。

引导:充分挖掘“默默地走进”这一句,让学生体会诗人内心的激动、欣喜之情。然后再体会“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明确:他写道“走近,又投出太息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总之,他要逢着的这位姑娘,不仅要在气质和步伐上与他一致,还应该在神貌、心灵上与他共振,与他惺惺相惜,彼此怜悯,彼此靠近。姑娘的到来给了他鼓舞,给了他慰安,一切都合乎他预想的模样。可是这一切又跟梦一般,虚幻飘渺。 


5.第五小节,体味“飘过”,感受“失望”之情。

引导:感受“像梦中飘过丁香般的飘过女郎”这一情思,让生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失望、落寞之情。   

明确:像梦中飘过一支丁香,飘过我身旁,静默的远了、远了,经过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诗人现在的心情又发生了变化——失望。因为这姑娘并没有完全合乎他的心意只是彷徨彳亍着,而是走近我之后,又从我身旁一闪而过。她虽愁闷但依然如丁香一般轻盈的飘过我身旁,飘出这寂寥而又悠长的雨巷。


6.第六小节,体味“消散”,感受“艳羡”之情。

引导:感受“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让生从中体味诗人在失望之余继续关注着走向雨巷尽头的的姑娘,而在雨巷尽头,诗人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甚至消散了她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ppt颜色、芬芳、眼光、惆怅这几个字一一消散)我们好像可以感受到,走出这狭窄、幽僻雨巷后的姑娘,脚步轻盈了,身姿放松了。姑娘和丁香一样,但比丁香要美,姑娘像我一样,但比我又更加坚强。

明确:心由境造,字由心生,诗人消散了之前所有对她的幻想,消散了她所独有的丁香般的气质,消散了那些和他心灵上的共振。诗人原先失望的心情也跟随着姑娘走出雨巷的步伐而淡化了,变成了些许惊异,些许艳羡。   


7.第七小节,体味“飘过”与“逢着”,感受“丁香姑娘”的象征性。

引导:把第七小节与第一小节左右并列在ppt中,让生体会为何诗人只变动了这两个字,将“逢”改为了“飘”。

说明:答案没有唯一。一种解读为:因为诗人现在心情变好了,当他看到丁香姑娘走出破败的雨巷后,那些哀怨和惆怅都没有了,所有他可能转念想到了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前路漫漫,穿过这颓圮的篱墙,我才能走出这慢慢人生雨巷。所以他将他之前的逢着改为了飘过,也希望每一个在人生雨巷中行走的人,都能够飘过,而不是慢慢彳亍。另一种解读为:诗人好不容易构想出了这么一个丁香姑娘,那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个丁香姑娘就是他的知音,他的理想,所以当姑娘消散在雨的哀曲中后,他就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一场梦一般,所以他会用飘过。

明确:这个姑娘可以说是理想,也可以说是知音,可以说是爱情,也可以说是某个机会。而也正是这样的一种不确定的“丁香姑娘”的象征性让我们读起来《雨巷》这首诗歌才有了一种朦胧美。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我们从戴望舒的雨巷诗歌中发现了一个故事,在这个故事中,诗人跟随姑娘行踪的变化,内心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当他刚进入雨巷时,他希望她是有丁香一样的气质;而当姑娘彳亍在寂寥的雨巷中时,他的内心也跟随者惆怅;当姑娘出现,并且渐渐的走近她时,他开始了激动;而又在一个倏忽间,姑娘飘过了,他的内心又泛起了失望的涟漪。当他远望着姑娘走到这颓圮的篱墙,雨巷的尽头时,他内心又不由得羡慕,羡慕她走出雨巷后好似变了个人一样,但转念,回过神后,他终究意识到,姑娘是真的飘走了,带着他的希望,带着他的理想飘走了,他不由得又陷入了彷徨的境地。同学们,回去后再将诗歌读一读,品一品,试着将这首诗歌改写成一个小故事,我们下节课一起来分享。


(五)板书


我:希望惆怅激动失望艳羡彷徨

她:是有彷徨走近飘过消散飘过




作者姓名:李默启


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该篇教案设计《雨巷》,在中华国学融入学科创新教学全国论文成果展示及教学实践课件、教案设计评选活动中,经专家评审委员会审定,被评为 教案设计  一 等,编号:LW201708022。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