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活动高效之我见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辛店中心小学  田芹 于金源

众所周知,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中心和主体,学生在任务实施过程中语言、行为、思维反应如何,是衡量该任务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志。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大部分是因为喜欢做某件事或对这件事感兴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征设计出有利于他们完成的任务,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获得知识能力、技能信息和文化信息。教学活动在“设计与实施”中最应该注意的问题是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的备教材,进行教学设计,一节课我们能够设计出很多的思路,但未必适合学生,适合学生的教学设计才是最好的。 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1、明确活动主题和活动要求。要有明确的活动要求:教师用英文组织,学生看中文说明,即使不能完全听懂,也能看懂。师生在井然有序的氛围中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受“真实”的语言,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地进行语言实践和语言交流,真正使语言技能发展成为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2、明确活动的内涵。小学英语活动课教学,应该是通过创设和营造真实有意义的英语文化环境和语言环境,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挂图、视频资料等采用听、做、说、唱、玩、演的方式,以活动为核心组织教学,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英语,并用英语进行交流和做事情,重点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这充分说明活动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活动是真实的和有意义的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个体到整体,层层递进,让学生在赛中学,学中赛,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既增加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3、设计自主型活动,给学生选择的机会。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难度的活动,既要有适合中等生和后进生的活动,又要适当安排提高优等生学习兴趣的活动,增加各类学生的学习机会,改善学习困难者陪读的现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的过程中有所收获,从而使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设计不同梯度的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自由选择完成任务,“第一阶梯”为比较简单的巩固性活动;“第二阶梯”在难度和要求上略高;而“第三阶梯”则偏重于理解、想象和运用。教学对话后,一般可以设计以下三种类型的活动:“第一阶梯”———模仿录音有感情地朗读或表演对话;“第二阶梯”———根据提供的信息替换词语,并表演对话;“第三阶梯”———在理解的基础上,想象类似的情景,创编对话并表演。

另外,依照自主课堂教学理念,我们在课堂中较注重小组合作学习,但是我们要谨防无效合作 ,当教学进行到某一环节时 (通常是教师的提问无人应答,教学进行不下去时),教师便会要求学生讨论。这时,有的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往往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有的学生则利用这个机会说闲话。这种小组讨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执教老师要有成套的教学策略:首先要精选合作学习的材料,善于提出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只有那些有一定难度、富有挑战性和开放性、能激活思维的学习才具有合作价值。如:学了At the supermarket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模仿购物。首先在合作小组内先明确分工,再合作学习;先独立思考,再合作学习。一般来说,程度好的学生会先将自己的理解、意见、建议说出来,反馈时学困生也能回答,但这并不是他们思考所得。因此合作前组内各成员要先独立思考,每个人都要发言再讨论形成集体意见,这样每个人都有思考、表达的时间和机会。

其次要抓住合作时机。时机一, 操练新知识、培养新能力时,如:在教学“How was different in China many years ago?”句型时,因句子较长较难学,我们可让学生分组说句子,在图片实物的提示下,有的小组能说出十多个句子,不但学会了新句型,而且滚动复习了以前学过的单词和名词的复数形式,如televisions,telephones,等。又如在教学“What’s the time? It’s… It’s time to…”句型时,我准备了个钟表,每组桌上放一面钟,由组长拨动钟面指针,第二个学生发问“What’s the time?”,第三个学生回答“It’s…”,再由第四个学生补充回答“It’s time to…”然后进行循环。这样的活动巧妙地使每位学生都参与进去,使学生在和谐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操练了新知,即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培养了学习兴趣。

正所谓“教无定法”,每一个教学课堂活动都要遵从学生实际也就是学情才能实施和展开,只有灵活设计每一个环节的活动,才能让学生在体验中掌握知识,才能在活动中学习和体验,从而获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