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邹仕仙

爱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能力总是和兴趣息息相关,学生对某一方面有了兴趣,就能专心致志,主动地去学习,积极地去探索由此可见,如果要使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感兴趣,首先必须使学生爱上数学。在我多年任教学课的实践中,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采取了以下几种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赋予学生爱心,使他们爱上数学

小学生正处在成长阶段,他们对外界的事物还缺乏必要判断力,对学习数学和目的性不够明确。作为教师,只给学生在课堂上灌输要认真学习,长大报效祖国之类的大道理,学生不一定能全盘接受。但是,如果教师赋予学生以爱,从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关怀、爱护,在教师爱心滋润下,学生解除了对老师的畏惧心,感到老师可亲、可敬,学生会产生对老师的回报,心理觉得老师对我这样好,我如果不认真学习就对不起老师。学生在这种心理驱动下,就会对老师所教的课程感兴趣,并努力地去学习。例如,我曾教过这样一个学生,他是全班出了名的捣蛋鬼,凡教过他的老师对他感到头痛。据我了解,这个学生家庭条件优越,家庭教育不善,学生都瞧不起他,形成了他自暴自弃,不爱学院习的习惯。数学考试每次都不及格,但他的脑子很好使,怎样才能使他爱上数学课呢?于是,我便给他多方面的关心、爱护,课余经常找他一起闲聊、做数学游戏,数学课堂上只要他有一点点进步,我抓住他小小的闪光点都给予肯定。这样时间长了,他对我教的数学课逐渐产生了兴趣,在课余或假日里主动来找我给他补课,上课时用心动脑,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数学学习进步很快。事实证明,学生一旦体会到了老师的爱心,这时再加上严格的要求,给他们多讲道理,学生就会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把老师的关爱变成一种学习的动力。

2、引导学生勤动手,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只给学生以爱,还不能完全使学生爱上数学。由于小学生生天性好动,我在教数学时就抓住学生的好动性,挖掘教材潜力,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教学中争取让全班学生都能动起来,以满足学生好动性。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中,我根据知识的认识、形成过程,用学生动手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手段,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然后给每个组发给一些长短不一的小棒、大小不等的纸张、胶水、透明胶带等,限定时间让学生动手制作长方体。各组制作速度和质量,讨论制作过程。通过制作实践,学生进一步认识了长方体的内涵,概括出长方体的棱长特性,归纳出长方体棱长和的计算公式。接着,我又要求学生给长方体的每个面糊上纸,学生很快地就得出:长方体两个面积相等。这为后面学习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作出很好的铺垫。同样,触类旁通,又很快地解决了对正方体的认识。通过引导学生实践制作,动中求静,不仅满足了学生好动的天性,而且增强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又增加了学生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能促使学生对学习数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3、变消极为积极,让学生迷上数学

小学生好动、爱玩,且没有自控力,这是人生的必然,。我们做教师的,不能禁锢人的必然性,只能循循善导。引导学生走上积极学习的轨道。

目前,电子游戏机、电脑游戏吸引了不少学生注意力,使他们迷上了玩游戏,很多学生一有时间就跑娱乐室,不能学习。针对这种现象,我不是采用杜绝的手段,而是放手让学生去玩,并教他们怎样正确掌握游戏机、电脑的操作方法,利用玩游戏机、电脑的学习功能这一块,把学生从游戏、娱乐中引导到学习上来。例如,在学生玩游戏机、电脑时,我引导学生在机上输人一定的程序,进行一些数学计算、绘制数学图形等。这样,使学生既满足了玩的心愿,又加深了对所学数学知识的巩固。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消极的东西也会变为积极因素,使学生对数学课的学习更感兴趣。

4、投身大自然,促使学生爱上数学

学生学习数学时常会感到枯燥、乏味,为此,我尽力发掘教材魅力,使枯燥的材料生动化,激发学生的情感,变要我学我要学我爱学。为达此目的,我带学生投人大自然,培养他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面积计算时,我带学生来到校外田野上,进行实际丈量、计算: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使沉重懂了劳动的辛苦,收获的不易,从而珍惜食粮,俏除浪费现象。

在课余,我经常组织学生参加野外登山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数游戏、竞赛活动,学生以大地为纸、树枝作笔,进行各种数学计算练习,分组讨论数学问题。大自然既促使学生对数学逐渐产生了浓郁的学习兴趣,真正爱上数学,又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受到深刻教育,激发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真正爱上数学。

云南省永胜县永北镇文化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