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我们相约在课堂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第一小学   郑爱娣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我们从生命的高度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师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从机械、僵化的线性教学走向开放、真实、灵活的板块式教学,使课堂呈现精彩纷呈的动态变化的新特点。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让生成为教学服务,让课堂充满智慧呢?现以我执教的《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片断为例加以阐述。

在学生猜测三角形的内和是180°后,我要求学生拿出手中的材料来证实自己的观点。8分钟后,汇报开始,

:我是用量角器量的。

师:你量的是什么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分别是110º37º45º,内角和是182 º

师:有没有量的不是钝角三角形?

:我量的是锐角三角形,分别是61º61º61º,内角和是183º

师:谁量的是直角三角形?

:我量的直角三角形,分别是90º30º60º,内角和是180º

师:看了这些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跟180º很接近。

师:接近能不能确定?那为什么都接近180º

(刚才这些同学是用“量”的方法,但当我追问为什么都接近180º,学生摇头,看来学生还没有意识到这是误差造成的原因,也没有提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到底是多少度的问题。也就是说,这些同学的测量结果,对学生头脑中原有的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印象没有造成任何的冲突。这时我并没有急着讲解,而是把问题先放一边,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一个发展的空间。)

生:我把钝角三角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这个是180º,这个也是180º,去掉两个90º,所以我说,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º

(万万没想到学生的思维已达到了这样的深度,竟然通过把钝角三角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来求内角和,可是,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º学生也没有验证啊,怎么办?这着实为我出了一道难题。)

师:你怎么知道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º

 (教室里有片刻的安静,怎样准确计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怎样启发学生利用原有的认知去获得结论呢?当学生思维停滞的时候,教师的作用就是给一个台阶,让他们接着走下去。正当我准备引导时,有位学生高高举起了手,他说:“我可以把两个大小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学生这一创造性的想法让大家都很兴奋,片刻后,学生欢呼,立刻悟到可以计算出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让我们来听听学生是怎么表述的。) 

生:我把两个同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我们知道直角是90º,所以我们可以知道长方形的四个角的和是360º那么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º180°+180°-90°-90°=180°

(学生在展台前边算边讲,其他学生不断地点头,表示理解,满脸洋溢着快乐和幸福,我想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个结论,更重要的是一种数学思想和方法。)

我的感悟

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需要教师在围绕课程目标精心预设教案的基础上,依循学生认知的曲线、思维的张弛以及情感的波涛,以灵动的教育机智随时处理生成信息、即时调整教学进程,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弹性优化。我们的教学就会更显精彩。实践中要注意把握“三点”:

一、发现异点。 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注重发现各观点的差异并加以适当的引导,使其适时回归,而不能以成人的思维标准来制约。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可以标新立异,甚至异想天开;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新奇想法、创新点子淹没在我们 “循规蹈矩”的思维之下。

二、捕捉亮点。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学生学得更积极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常有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的“创举”,令人不得不惊叹于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面对意外的生成,教师应积极捕捉其中的亮点,充分利用这些动态生成的资源,以学定教,适时调整教学进程,就可能有意外的收获。

三、挖掘生成点。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手握的是已知的教材,面对的永远是学生未知的答案。我们不仅要学会发现学生动态生成的亮点资源,也要及时捕捉学生令我们“不知所措”的问题,巧妙地挖掘其中最核心的“问题”,重组我们的课堂思路、教学进程、教学方法,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引领其达成真正的动态生成,使学生真正有所得,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