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翼城县第三中学  翟甲平

      新教材的必修部分是现代生物学的核心内容,揭示了生命系统的本质和特征,对于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分子与细胞”主要体现了生命的非线性与有序性;“遗传与进化”主要体现了生命的自组织性;“稳态与环境”主要体现了生命的系统性。
     1、生命的非线性与有序性在《分子与细胞》教材模块中,选取了细胞生物学方面的最基本的知识,是学习其他模块的基础。本模块突出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这条主线,围绕系统的层次、组成和结构、功能及发展变化来逐步呈现知识,最终形成“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这一体系。将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来学习,正是给学生传递一个生命现象不同于其他物质现象,有其独特的非线性与有序性的信息。以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来介绍,是将生物学的微观世界和人类的宏观认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改变了以前教材只注重于从化学的视角来认识生命现象的偏差。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将在微观层面上,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非线性与有序性本质。了解生命的物质性和生物界的统一性,细胞生活中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生物体部分与整体的统一等。
      2、生命的自组织性在《遗传与进化》教材模块中,基于人类对基因的本质、功能及其现代应用的研究历程这一主线,来构建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这一知识体系。本模块选取的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DNA分子结构及其遗传基本功能、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理等知识,主要是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阐述生命的延续性和自组织性;选取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和物种形成等知识,主要是阐明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原因。本模块强调的是人类对于生命现象的本质认识,以及这一认识的研究和形成过程,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将在微观和宏观层面上,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自组织性。
      3、生命的系统性在“稳态与环境”教材模块中,选取有关生命活动的调节与稳态的知识、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本模块以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各个层次生命系统的稳态的维持为主线,构建生命系统的稳态与环境的关系、人体稳态的调控和健康的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干扰和保护这一知识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既强调了生命系统的稳态有其自身的调节机制,也呈现了生命系统的稳态受到环境的影响,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作为生命系统来说,其稳态不仅仅有其自身的调节,还与所处的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特别是对于人类的行为而言,是干预生命系统稳态变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生命系统正是在稳态不断受到破坏而又同时得到恢复的过程中得以维持和发展的。以生态系统为例,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系统的稳态就是生态平衡状态。每个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在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下,依靠自我调节机制维持其稳态,实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相对稳定。
     总之,稳态是系统的状态,调节是系统的行为,环境是系统的存在。这样,“稳态与环境”模块以“系统”这个本体论的概念为核心概念,以“稳态”“环境”和“调节”三个科学概念把生物个体水平和生态水平的要素、行为、稳定和发展等逻辑问题统一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