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校长论坛>> 普通高中实施全学科美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正文

普通高中实施全学科美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021-06-10 08:48 崔佃金 今日文教2021、6、11、9版

      普通高中实施全学科美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 崔佃金        普通高中实施全学科美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021年4月26日桓台一中“学党史 知党恩 强信念 跟党走”红歌比赛现场,2019级13班演唱的曲目是《少年》,在全班齐唱两段后,数学老师崔佃金和他的学生白精月缓步走上舞台,插入40秒的朗诵。

       师:43年前,考入大学我是15岁少年。

       41年前,走上教坛我是17岁青年。

       58岁坚守教师岗位,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

       生:两年前,考入一中我是15岁少年,

       10年后,国之栋梁我是理想青年,

       40年后为党增光添彩,

       我还是眼前这个少年。

       短短八句话,上下八十年,淋漓展现了《少年》的青春壮美。现场掌声雷动,掀起了桓台一中实施全学科美育的一朵小小浪花。
       “普通高中实施全学科美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是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承担的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编号3703017)。
       夯实“全学科美育”研究基础
       “普通高中实施全学科美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是主持人崔佃金近20年的系列研究的积累和发展。2002年-2006年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重点课题“MM数学教育方式”的实验研究;2006年-2011年主持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重点课题“心智数学教育方式”的实验研究;2011年-2017年主持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关于高中数学教学策略的研究”;2012年-2019年主持淄博市教育科学“十二五”重点课题“当前高中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研究”;2013年-2019年参与淄博市教育科学“十二五”重点课题“教师美育思想研究”;2018年-2020年主持淄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重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美育的研究与实践”。
       研究团队实力雄厚。主持人崔佃金是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首批齐鲁名师、首批正高级教师。研究团队23人,涵盖普通高中全部学科,均为“崔佃金名师工作室”教师卓越发展团队成员。由学校教研组长、齐鲁名师(包括人选)、淄博名师、淄博名班主任、淄博市骨干教师等优秀教师组成。
       项目组下载知网美育论文1200多篇,购买了大量美学、美育书籍。分类整理后选取200篇作为重点参考文献,50篇作为核心参考文献。对中外美育历史进行了纵向梳理,对文献进行了横向专题综述。
       探索“全学科美育”的思想机制
       要实施全学科美育,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美?美有哪些基本形态?因为美的形态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人的美学观点、研究角度和使用标准不同,对美的形态分类也不相同。综合国内外美学专家的分类,考虑到全学科美育的需要,项目组将美表述为“自然美、社会美、形式美、艺术美、科技美”五种形态。
        “自然美”就是大自然中自然事物的美。一是未经人类加工改造的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原始森林、雪山冰川、月圆月缺、潮起潮落等自然事物的美。二是经过人类加工、改造、驯化的奇花异草、珍禽异兽、园林风景等事物。自然美在语文、英语、政治、地理、生物等学科中都有较多的直接体现。在非人文学科中也有体现。向日葵的种子、雏菊花盘排列符合斐波那契数列;蜂房由很多正六棱柱紧密排列在一起,堪称大自然奇迹。数学中的螺线就是由螺类外壳总结出来的。
       “社会美”是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社会事物和人的美。包括人物美、生活美、民俗美、节庆美、休闲美等。人体美表现与形体、比例、曲线、色彩等意象世界。黄金分割是形体美的数字特征。北京胡同、杭州西湖、南京秦淮河、德国莱茵河、法国塞纳河,都是民俗风情社会美各具特色的代表。节庆活动是最值得注意的社会美,它是日常生活的浓缩和超越,让人沉醉其中,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社会美是一种奇妙的氛围,犹如玫瑰园中的芳香,看不见、摸不到,但“手有余香”。犹如王维的“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张继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民促风情和节庆活动可以在人文社会学科中认识,在综合美育活动中体验。
       “形式美”是指合规律性与目的性相统一、真与善相统一的形式。是指人类在持续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对自然的感性质料(色、光、线等),自然的形式规律(比例、对称、均衡、节奏等),自然的性能(生长、发展、变化等)的认识逐渐深化,并根据人类需要加以运用和改造,具有了审美价值。形式美的构成要素包括色彩、形体与声音。形式美几乎在高中所有学科中都有较多体现。
       “艺术美”是指存在于艺术作品中的美,是艺术家依据美学理论、思想和情趣,遵循美学规律,按照艺术手段创造出的综合美。“艺术美”远远高于“现实美”,是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艺术种类包括建筑、工艺、书法、雕塑、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电视和文学等。艺术美集中展现于音乐、美术、历史、政治等学科,作为美育手段应用于全部学科。
       “科技美”是科学美与技术美的合称。科学美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美的创造的积极成果,是美的高级形式。科学美的形态包括实验美、公式美、理论美。它是美的高级形式,是与艺术美平行并列的美。科技美在技术学科、物理学科都有较多的呈现。
       构建“全学科美育”理论体系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的任务在于把美感和许多世纪以来创造的美变为每个人心灵的财富,变成个人和人们之间道德关系中的审美素养”。项目组研究认为,学校的课程就是将美的五种形态“自然美、社会美、形式美、艺术美、科技美”浓缩到学生课堂学习的课本知识中。美育就是反过来将各学科高度浓缩的美挖掘出来,释放给学生,让学生去感受美、鉴赏美,进而体验美、创造美。实施“全学科美育”就是让学生在所有学科中都有美的体验,各学科美的体验才是“完整的美”,全学科美育才是完美的美育。
       美育的内涵和意义。美育即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美育提升人的审美素养,提升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美育陶冶情操,提高素养,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全学科美育观。“普通高中实施全学科美育”即在普通高中全学科教学中,贯彻美育思想,引入美育机制、资源,突出审美设计,开展美育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形式美、科学美、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引导学生自我增进审美意识,不断提升审美能力,培育美好心灵和高尚情操,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全学科美育的实施途径。①艺术是美育的主渠道。②对全学科教学进行审美化设计,实施美育融渗。③利用校内外美育资源开展综合美育活动。④积累全学科美育资源和案例。⑤在“文理艺融合”中实现全学科美育。⑥采取文学、音乐、戏剧、文艺、阅读等美育活动手段。
       全学科美育课程体系建设原则。提高艺术类课程的综合性,强化各学科的综合审美引导。将认知与情感整合、和谐发展与个性发展、多样与统一整合起来。遵循“科学与人文相通,体验与鉴赏为主,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原则。
       艺术学科美育实施。高中艺术学科实现审美化要坚持“基础训练与审美感悟有机统一、扩大参与艺术学习的审美领域、发展学生必备的审美品格”等策略。发挥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独特作用。
       全学科美育的原则。全学科美育的原则为“全学科育美,文理艺融合,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一是全学科都渗透美育因素,使道德思维能力和体制技能的培养能围绕整体人格的培养展开,增强教育教学活动的丰富性和全面性。二是通过美育使受教育者具有协调的心理状态,为各种能力的高度发展和充分协调提供基础。发展学生美术天性、音乐天性、戏剧天性、交流天性、探究天性、创造天性。 
       项目组对普通高中16个学科美的表征进行了研究,全部学科美全覆盖五种美的形态。音乐学科美包括语言美、力量美、情感美、韵律美、和谐美;美术学科美包括艺术美 、形式美等。语文学科美包括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数学学科美包括简单美、和谐美、统一美、奇异美。英语学科美包括音律美、文化美、构词美等。物理学科美包括简单美、对称美、和谐美、统一美。化学学科美包括形态美、结构美、实用美。生物学科美包括对称美、韵律美、和谐美、多样美、生命美。政治学科美包括社会美、科学美、和谐美、思辨美。历史学科美包括形象美、行为美、人性美、思辨美、时代美。地理学科美包括自然美、人文美、和谐美。体育学科美包括整体美、形式美、形态美、动作美、健康美。信息技术学科美包括情境美、创意美、技术美、行为美。通用技术学科美包括功能美、和谐美、简单美。形成了“美——解释为五种美的形态”——实现于“全学科美育整体效能”——落脚于“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全学科美育机制。
       构建“全学科美育”的原则与策略
       按照“文理艺融合”的总体原则,对普通高中新教材课例进行审美化设计。遵循艺术、人文社会、数学及自然科学、体育与健康、技术、活动课程等6类课程的不同美学特征,给出“基础、突出、突破、探索”四方面的审美化设计策略。
       艺术课程。以艺术美、形式美等学科内在美的体验、鉴赏为基础,突出运用新媒体和信息技术实现美育方式创新,突破艺术美育内容少、时间短、缺乏选择性等问题,探索艺术陶冶人的情操健康身心的策略。
       人文社会课程。以自然美、社会美、形式美等学科内在美的感悟、赏析为基础,突出运用吟唱、辩论、课本剧、课本诗、绘画、对联等艺术形式实现美育方式创新,突破人文学科科学美等理性精神的培育,探索利用影视、自然和社会资源跨学科横向综合美育项目的实施。
       数学及自然科学课程。以科学美、形式美等学科内在美的体验、感悟为基础,突出在课堂引入、课堂小结、学生活动、板书设计、实验设计、媒体运用等方面的审美化设计,突破利用学科美育资源人文精神的培育,探索学生整本书阅读、课本诗、图片音视频、艺术等美育手段的运用。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形式美、社会美等学科内在美的体验、感悟为基础。突出教学组织、知识呈现、学生参与等方面的审美化设计,突破学生身体健美、身心健康、运动快感等美好体验活动的设计,探索为国争光、顽强拼搏、运动道德等美育精神的培育。
       技术课程。以科学美、形式美等学科对美的体验、感悟为基础,突出在结构、原理、数据、自动化、新技术的设计中体验创造美,以学生技术制作的动脑设计、动手制作、动口讲解的美好体验为突破。探索大国工匠、新技术、新材料、新系统、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美的感悟与鉴赏。
       活动课程。以自然美、社会美的体验、感悟为基础,突出跨学科、综合性的美育设计与美育渗透,突破单学科美育的片面性。探索影视课程、社团课程、综合课程的审美化设计。
       开发综合美育课程。“影视美育课程”是运用影视资源在全学科教学、节庆活动中开展美育。“社团美育课程”指依托国旗班、文学社、书法社、文传社、民乐队等学校社团,开发社团美育课程。“综合实践美育课程”指利用淄博陶瓷琉璃节、春节、山东吕剧等人文资源开展集对联、辩论赛、诗歌朗诵会等美育活动。构建音乐活动美育课程群,百灵艺术节,校园歌手大赛,红歌大赛,民乐队等。举行“青春活力、醉美校园”美术节。构建“三环一核”全学科阅读课程体系,举行“渔洋讲坛”系列报告。
       开展“全学科美育”的设计与评价
       全学科美育课堂教学含五个基本环节。一是对教材蕴含美、美育素养、美育重难点及方法进行分析;二是采用问题情境、图片、音视频等美育方式引入新课;三是采取课本诗、课本剧、美的板书、实验操作等美育手段设计美育活动。四是采取诗歌、口诀、思维导图等实施美育课堂小结;五是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涂鸦笔记、关系结构图等方式记录、理解学科美。
       构建了普通高中全学科美育评价体系。艺术学科评价坚持“可感、可知、可测”三原则,坚持笔试、面试相结合。评价维度包括,课堂学习态度、学习成果展示、参加校内外艺术活动、艺术素养发展、艺术欣赏能力。学科美育评价包括“系统化的教学结构美、稳定的教学风格美、灵活的教学方式美、教学活动的审美化设计、教学气氛的情趣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六项指标。
       实现“全学科美育”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改革项目以前期市县研究课题为基础。淄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重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美育实验与研究”2020年12月一致通过结题鉴定。
       《高中数学美育指引》(上下)2017年12月完成,2018年1月淄博市教育局在全市推广。2021年4月按新教材修订完成,2021年6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表关于全学科美育论文7篇。正在编写《马踏湖风韵》《桓台博物微观》《普通高中全学科美育指引》等全学科美育专著。综合美育活动“2019年五四快闪”受到省市表彰,庆祝建党100周年快闪被学习强国收录、传播。全学科美育微信公众号,发布全学科美育研究成果及活动。提出“全学科美育”概念和“文理艺融合”观点,形成全学科美育思想,构建全学科美育机制,建立全学科美育评价体系,实现理论创新。

            普通高中实施全学科美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项目主持人国家级领军人才、教学名师崔佃金

          普通高中实施全学科美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全学科美育项目开题

          普通高中实施全学科美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3、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全景

          普通高中实施全学科美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4、美育板书

          普通高中实施全学科美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5、“景”盖涂鸦

          普通高中实施全学科美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6、五四百米长卷绘画

          普通高中实施全学科美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7、端午手抄报

          普通高中实施全学科美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8、器乐合奏迎春曲

          普通高中实施全学科美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9、校园剧《昭君出塞》

                                          编辑:红研


普通高中实施全学科美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好消息:2021全国素质教育新课堂教研成果评选开始了,主要有论文、课件、微课教案评选等。同时开展第十四届“正心杯”全国校园科幻写作绘画大赛。主办单位:《山西科技报·今日文教》编辑部、中国中小学教育艺术教与学研究中心、《作家报社》、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中华文教网等。咨询电话;010-89456159 微信:15011204522  QQ:1062421792 。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