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娜     

   多年来,文艺界存在这样的偏见,常常将专业与业余作为衡量水平高下的标准。长期受专业与业余观念的禁锢,有的人甚至有以专业为贵,不屑与业余为伍的想法。     
  
在笔者看来,专业与业余只是一种狭隘的偏见,如果要区分,那么只有职业与非职业之分,而没有专业、业余之别。经过多年培育,群众文艺团队以自身不懈的努力在缩短与专业院团艺术水平上的差距,并以带有泥土气息的优势赢得更多关注。    
   特别是随着近年来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一支支农村文艺团队应运而生,它们活跃在农民中间,满足了农村文化需求,促进了民风村风和谐。

  
1、以点带面推进文艺活动发展。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势”,组织各类文艺活动。持续举行镇乡文艺调演,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文化品牌。调演的项目可分为声乐、器乐、舞蹈、戏曲、曲艺五大类,每一类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又可以有很大变化。通过赛事,文艺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就变得越来越丰富了。
  
以社会需求为“势”,及时引导群众参与。可组织地方性甚至全国性的铜管乐队大赛,通过专家辅导,骨干培训、比赛交流等形式,全方位对群众文艺进行包装,并推向社会。这样有利形成稳定的市场,参与群众既丰富了自己的精神生活,又得到了实惠。    
   当然,相关部门在引导过程中,要尊重文艺活动推广普及的内在规律,需要文化部门加强调研,了解群众的真正需求,以点带面,通过骨干培训,有目的、有计划的推进。成功一个,再推新项目,从而形成文艺活动发展的良好态势。

   
2、挖掘传统精髓大胆创新。每个地方的文艺样式,特别是地方戏曲和曲艺项目,都有自己的特色,并且都有自己固有的表演形式和欣赏群体。著名戏剧家田汉说;“戏剧是民众的”。戏剧来源于民众,娱乐于民众,是民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群众文艺采摘生活中的浪花,描写普通民众的生活,表达普通民众的情感,由普通民众演员演出,情感真挚,激情满怀,清新、欢快、风趣、幽默,令人感动。
   
   同时,也需要基层文化工作者善于挖掘群众文艺的精髓,并大胆创新,创作出新的表演样式,使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来关注和欣赏这些传统文艺节目。

 
其次,对于群众认可度较高,目前看来相对成熟的剧目也要有创新意识。像贵州的滚山珠、锦鸡舞等特色节目,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省内外观众。    
  经过创新,将传统和现代、戏曲和小品、经典唱腔和滑稽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警世诲人,寓教于乐,演出效果极佳,受到了观众的欢迎和赞扬,青少年观众在欢声笑语的同时增强了“爱家乡、爱贵州”的意识。  

 
3、在活动中促进新农村建设。首先,要正确定位农村文化活动。开展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目的,是要吸引广大群众参与文化活动,在活动中进一步统一思想,共同为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出力。
 
其次,我们要组织骨干培训,把群众参与热情高,参与面广的文艺健身项目迅速推广到基层群众中去,并组织相应的交流活动,开阔视野,促进提高。比如举办乡村舞蹈大赛,歌王大赛等。    
  第三,要着力打造新的、在地方范围内有更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提升群众文艺活动的吸引力,引导更为广大的人群参与各类文艺活动。

 
4、需要资金政策扶持农村文艺团队有利于推动村里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是村里对外宣传的窗口 、招商引资的平台,值得大力扶持发展。当前,很多地方对发展农村文艺团队缺少必要的重视,要么是没钱扶持,要么是有钱也不愿扶持。     事实上,再有多少困难,有领导重视就不难,希望基层干部都重视起来,让农村文艺团队在各地生根、开花、结果。    
  在不少经济次发达的村,农村文艺团队如何搭建起来,发展起来,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究的社会问题,更是一个需要我们抓紧完成的民生工程。
   
  希望有关部门抓紧出台和健全政策,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让农村文艺团队能够“搭队伍、搞活动、创特色、打品牌”,这样既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繁荣农村文化市场,又能为地方文化产业大繁荣、大发展发挥推波助澜的作用。
                   (作者单位:贵州省毕节市群众艺术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