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资讯>> 为留守孩子点亮心灯 正文

为留守孩子点亮心灯

2010-10-27 12:23 易伦洲 少年成才

为留守孩子点亮心灯 

       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大桥小学校长  易伦洲 

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加,“留守学生”这个群体也渐渐壮大。在打工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留守孩子的行为品质教育和精神生活却被忽视、被冷落,处于贫乏的境地,也滋生了未成年人上网成瘾、拉帮结派、抽烟酗酒、打架闹事等不良的社会问题。如何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教育的阳光,点亮留守孩子学习与生活的心灯,是近年来学校教育的重点课题。通过对留守学生及其家庭监护人的了解和对东宝区大桥小学留守学生的实际调查情况,笔者进行了浅显的分析,就如何加强留守学生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教育提出了几点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留守学生的身心现状及其成因 

要做好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先要了解留守学生的具体情况,找出其行为心理特点及形成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转化工作。东宝区大桥小学地处市区边缘地带,周边是商业城、建材市场等商业区,在校就读的学生部分为经商人员、务工人员的子女。通过调查了解发现,这些学生有部分来自农村,有部分长在城市,但生活与学习方面仍属留守状态,管理上呈寄居型、托管型和放任型等几种,在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心理健康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

1.亲情缺失,人格发展不健全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论述亲情教育的重要性时指出:“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亲情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载体,而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的亲情疏离和缺失,使得留守学生的身心在成长阶段得不到应有的关爱和引导,父母工作时间紧张在日常生活中与子女缺乏交流或聚少离多,隔代监护人对孩子的单一溺爱,使亲情偏离了方向,孩子的心理需要和心理变化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些学生表现出性格内向、胆小自卑、冷漠自私等人格修养上的缺陷。

2.监管不力,学习成绩滑坡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学生脾气偏激暴躁,在家稍不如意就顶撞他们的监护人,或吵闹不休、离家出走,在校上课不认真、不完成作业,还扰乱课堂秩序。监护人要么没有时间和孩子晓之以理,要么管教粗暴简单,要么束手无策。这些孩子表现出自我控制能力差、无纪律意识、与同学闹不团结、对学习无兴趣等养成习惯上的缺失。

3.放任自流,行为品质不端

有些留守学生过早地独立生活,衣食住行自己负责,从另一角度上说,孩子的自理能力是得到了锻炼,但监护人的放任不管和过分信任对孩子的心理教育留下隐患。这些孩子表现出任性放纵、我行我素、是非不辨、盲目追求、乱花钱、进网吧等道德品质上的缺失。

二、矫正留守学生不良行为品质的措施与对策

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如同负责的园丁为树剪枝,该剪的一定剪去,才能培育成参天大树;又如负责的医生为病人治病,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利于病人早日康复。大桥小学在留守生管理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

1.营造和谐氛围,校园环境育人

和谐的学校教育能有效地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从而影响家庭教育。近年来,学校以健康活跃的气氛感染人,以优美的校园环境熏陶人,以张贴各类鲜明生动的语言教育人。学校定期和不定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文化长廊主题宣传、板墙报设计、作文竞赛、体育竞技、书画展以及开展名言警句导读、讲伟人故事等,不断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充实留守学生课余生活。

2.加强人际交流,走进学生心灵

根据留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开展多角色、多层面的交流,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教师对留守学生多鼓励、少指责,真心、真诚、平等的对话,让其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苦恼与困惑,在教师循循善诱的教导下端正思想,明辨是非,转变学习态度。而同学间的交往,让留守生在互动互助中养成开朗的性格,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并大胆陈述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学会取长补短,在各方面积极争取新的进步。

3.抓好养成教育,规范日常行为

参天大树,起于幼林。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心理品质,对其健全人格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着“习惯养成就是教育”的理念,针对留守学生缺乏督促而行为懒散、态度不端等状况,学校以《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采取“道德标兵”、“卫生标兵”评选、“文明班级”评比、“先进个人”表彰、“三好学生”和“优秀队干、队员”评选等活动,激励他们自觉遵章守纪,力争上进,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品质,养成学习、生活的良好习惯,

4.丰富教育载体,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实际工作中,教师指导学生收拾书桌、整理书包、穿戴整洁,只要是力所能及的事就自己动手,培养自理能力。在班级管理中,小到清洁值日安排、班级的布置,大到班级制度的制定及事件的处理,班主任老师立足于民主、激励和尊重,引导学生全员参与、主动参与,让留守学生在参照中反思,在反思中醒悟,有章可循进行自我监督、自我管理和自我强化,培养自律能力。在学生中开展“手拉手”、“一帮一”活动,帮助留守孩子克服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我能行”体验和激励下,走出“自我中心”心理误区,与同学和睦相处,培养合作能力。教师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从预习到听课,从作业到复习,“听、读、记、写”循序渐进,培养自学能力。同时,结合德育教育,学校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等,为留守学生营造出了安全健康、宽松愉悦的成长空间。

5.拓宽教育途径,家校共建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留守学生辅导档案。走访、了解和分析留守学生的家庭情况,将这部分孩子家庭状况、父母亲务工地、临时监护人姓名、年龄、住址、联系电话以及留守学生的心理品质、学习行为、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详尽记载,各班进行分类登记,作为样本材料的对照依据。

二是架起留守学生关爱桥梁。如校外辅导员,定期对留守学生进行谈话;“爱心妈妈”采用结对的方式让留守学生感到家的温暖;家校联系手册在家校间建起沟通的桥梁,班主任老师及时反馈孩子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的动态,并通过家访、电话联系等方式与家长沟通,全面了解孩子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教育。

三是设立学生心理咨询站点。针对留守学生冷漠任性、自我认定错位、分辨能力、是非观念不强等不良心理因素,学校通过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积极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根据不同年龄段身心发展规律,指导他们正确处理在学习、生活、交友、成长等过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困惑,增强他们自我认定、自我调控、承受挫折、与人交往和适应环境等方面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知中行,行中悟,悟中从,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和心理品质。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