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题研究>>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 正文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

2014-06-15 15:36 文/杨清旭 科技信息报今日文教周刊2014年6月13日B6版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有效方法。但当前中学语文课堂上,朗读教学被很多教师遗忘,教师留给学生的朗读时间不足,学生没有朗读的技巧,朗读展示不到位。没有沉静的品读和感悟。削弱了学生对祖国语言的学习和感悟能力。严重制约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因而要加强朗读教学。
       朗读是阅读的一种方式,同样是主观化、个性化的体验行为,其获得的体验往往比无声的分析、推断等阅读方式显得更感性,更讲究意会而难以言传,所以也更需要尊重与呵护。我们固然要学习并掌握一些基本的朗读本领,如重音、气息、停顿、节奏、语速、语调、语气、情感等方面的处理技巧,但这不是朗读教学的根本目的,而是希望他们遇到好的作品,能运用朗读,更主动、更直接、更深入地走进文本的世界,与作者倾心交流,获得更大的精神满足。比如上朱自清先生的《春》时,参考课本书中后面的习题一,朗读技巧的指导提示,再配合名家朗诵音频。让学生能正确的朗读文章,初步感受美文,逐步感悟作者抓住春天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语句之精美,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让学生在鉴赏佳句与朗诵中感受春天的美,情不自禁的与作者形成共鸣,爱春天!赞春天!读后面的三个排比句赞美春天时,语气逐渐加重,声音由甜美逐渐变稍浑厚宏亮,感受由娃娃到小姑娘、青年,春天在成长,春天的力量与希望。
       朗读有益于深入领会文章,感受文章的魅力。当一篇美文展现在眼前时,你会情不自禁的读出声来,因为那些文字已经拨动了你的心弦,荡起了你的心声。朗读是表情达意的。有时很难表达作者的那份真真切切的情感,那就表达我们对作品和作者的情意吧,只要这份情意是真纯的,一样可以打动人。就像学生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作者通过那细腻的动作描写,给读者展现父亲为我买橘子的过程,特别是那背影。那么艰辛,那么感人。学生通过朗读自然的想象到作者的父亲,想到自己的亲人。如上艾青的《我爱这土地》,通过朗读教学,就是要达到我们所理解的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的恨。如诗中“嘶哑”,“暴风雨所打击”,“悲愤”,“激怒”这些词语要读重点,悲亢些。读着这些诗句,我们不能不想到祖国大地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下正遭受的苦难,中国人民正满怀悲愤进行不屈不饶的斗争。“林间无比温柔的黎明”要读出希望与光明,要有力量些,冲破黑暗之感,积极向上之态。让人感受到解放区的勃勃生机,抗战胜利的光明和希望。后面的“腐烂”,“为什么”,“泪水”,“爱得深沉”读重点延长些,读出鸟儿生死眷念土地,表达诗人对祖国的挚爱。也是我们对祖国的爱!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与未来,对祖国的爱,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永不改变。
       另外要加强文言文、诗歌的朗读背诵。文言文与口语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在教文言文时,更要重视朗读和背诵的训练。特别是初中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学习文言文的起始阶段,要让他们学会断句、掌握背诵的技巧,才能为以后学文言文打下基础。在教《陋室铭》、《爱莲说》等文言文时,针对不同的要求,安排了这样几个环节:先是读准字音和句读,再是读出轻重和语气,三是通过让学生结合下面小字注释翻译全文,初步感受文章内容。最后是研究性阅读,在读中发现问题,在读中品味,在读中理解,在读中质疑,在读中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我努力发挥自己应尽的作用,或是指导,或是评点,或是示范,或是领读。学生熟读以后,教师要指导学生背诵。在背诵时,有的学生往往丢三落四,教师要帮助他们让其抓住关键性词语,理清脉络等帮助记忆。另外,古诗词教学更要花较多的时间,通过表情范读、学生反复朗读的方法,让学生体会诗歌巧妙的艺术构思,强烈的感情色彩,优美的意境等,理解诗歌的内在思想意义。如上陶渊明的《饮酒》,通过学生朗读,抓住关键词句。读出轻重,抑扬顿挫。前面的诗句就感受到诗人他不像一般隐士那样“出世”,而是“结庐在人境”,他置身“人境”,却能做到“无车马喧”,不染世俗之事。诗人指言“心远地自偏”,心静境自静。无求名逐利之心,即使身居闹市,也与身在深山无甚不同。后面读柔和优美一些。无不感悟到美的享受与哲理的启迪。诗人在东篱旁采摘盛开的菊花,无意中望见郁郁葱葱的庐山,这时夕阳西下,飞鸟投林,面对着这一自然和谐的景象,诗人不禁心旷神怡,,若有所悟,期间的意趣,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从自然景物寻得乐趣的恬适的情怀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与加强朗读,在读中去感悟、感受是很好的方法。除了在声、音、调等技巧方面下功夫外,重要的是在读中达到对文本的深切体会。充分发挥朗读的功能价值。
                                                             (作者单位:贵州省余庆县实验中学)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