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改前沿>> 小学语文习作“道序迭进”教学模式的报告 正文

小学语文习作“道序迭进”教学模式的报告

2020-11-18 11:12 尹志强,乔兴国 今日文教周刊
分享到:

山西省翼城县隆化中心校 尹志强 乔兴国

      一、提出设想
      多年来,翼城县隆化中心校语文教研团队,深耕课堂教学领地,调研学生习作痛点,以“想做事、敢做事、做成事”的责任担当,先行先试,大胆设想,学生习作,真道有否?序为几何?针对这一命题,经反复分析、研判、在陈规与创新的夹缝中,艰难求索,终于探出了一条科学化、序列化、系统化的“隆化路径”。于是乎,教研子课题,应运而生。且冠之名曰:“道序迭进”习作教学模式。
      二、支持依据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2011版,新课标的理念中明确提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提倡学生自主选题”。因此,“道序迭进”习作教学模式以两个原理,一个标准,一个文本作基础。即:《教育学原理》、《心理学原理》、《语文课程标准》、《新版语文教材》。
      三、突出特性
      “道序迭进”习作模式,基于课堂实践的考量,彰显独特的思维方式,具有以下三大特性:工具性;可控性;实效性。
      四、实施策略
      学生习作之路,需要设置导航,规定路径,指明方向。像“4×100米”接力,一条主线,循序递进,交接顺畅,四段决胜。根据教育原理,遵照认知规律,我们设置了如下操作流程。即“教之道”→“学之道”→“练之道”→“评之道”。四道递推,循序迭进。
      五、操作步骤
      环节一:“教之道”:是“授知”和“解析”的过程,教师要秉承“三坚持十把握”,尽显教道完美。
    (一)坚持三个原则:针对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探究性原则。
    (二)把握十项要素
      1.习作主题:分析本单元教材的共同点,准确定性重点训练项目,确定习作主题。
      2.教学目标:紧扣习作主题,学情顾及,教情加持,若干个知识点,涵盖三维目标,渗透学生的认知度。
      3.教学重点:教师审核已制定的教学目标,确定学生必须掌握的目标项,视为教学重点。
      4.教学难点:与确定教学重点类似,将学生接受力有困难的目标项,视为教学难点,以期教程中得以突破
      5.课前准备:教师可根据个人实际,或制作PPT或制作课件,或纸质出示,个性化表达,形式较为灵活。
      6.素材筛选:这是教师较为费心的部分,要求所筛选的素材,与单元训练项目须高度吻合,仿性极强。切记:无关禁用!
      7.写法指导:要求教师深刻领会单元训练项目的实质,拿准写作方法,以精炼的总结,输给学生准确的写作信号。
      8.好题亮眼:属于教前积累,教师自我探究过程,做到求木献林、有备而来。
      9.教学过程:重点要求教师围绕习作主题,设计教学流程,不求内容详尽,但求层次分明,重点讲解有策略,难点突破有技巧。
      10.教后反思:实属课堂教学自我评价。总结亮点,检查不足,提出补救措施。
      环节二:“学之道”:是“认知”和“储备”的过程,学生遵循“三坚持、五做好”,张扬学道自如。
    (一)坚持三个原则:自主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尝试性原则。
    (二)做好五个方面
      1.习作主题:与“教之道”中大同小异,是让学生自我感知,书面表达
      2.准确审题:通过动手动脑,进一步加深对习作主题的理解,并锁定目标。
      3.习作重点:意在让学生亲自尝试分析,掌握中心与印证中心的关系。
      4.素材积累: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属自主行为。五个“好”(好题目、好词语、好句子、好开头、好结尾)覆盖词句片段,然后再优中选优,提升学生评判能力,强化发散思维训练
      5.列提纲:作为“学之道”尾声,学生对习作主题,已基本把握。再按头、中、尾要求,“枣核”性地搭出框架,习作文本,初步成型。(教师可适当点拨)
      环节三:“练之道”:是“操练”和“考核”的过程,初看似简,细思甚繁。学生围绕“三原则、三要求”,力保练道有效。
     (一)坚持三个原则:独立性原则、合作性原则、赋能性原则。
     (二)达到三个要求:布局规范合理(题目、格式、书写);篇幅达标字够(符合各年级要求);内容具体层清(选材、事例、表达)。
      本环节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教师出示温馨提示:题目写哪师不说、请问段首空几格;字儿标点写工整、开头结尾你决定;好词好句文中用、语句表达要通顺;按照提纲写作文、师生你我都高兴。(学生看——习作提示、学生想——习作布局)
      第二步:学生按提示开始写作。(教师巡视、观察、个别点拨)
      第三步:学生写完后对照提示边默读、边修改,自我检查一遍。
      环节四:“评之道”:是“学习”和“提升”的过程,师生“持三性、提三能”,收获评道自信。
     (一)坚持三个原则:科学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激励性原则。
     (二)提升三种能力:分析能力、评价能力、写作能力。
     (三)评价注意事项
      1.评价应分为三个层次:自评、生评、师评,体现多元性,互补性特点。
      2.评价应依据课程标准,参考小学作文评分标准,涵盖优秀习作六大要点,提高作文的得分率。
      3.教师评语,应遵守“2+1”评价策略,突出激励机制,贯彻新发展理念。
      4.班容量大的班级,可分为若干小组,实行小组内互评。
     (四)评价操作步骤:
      1.教师简述评价指标(共六项)。
      2.学生对照评价指标自评,重点从字、词、句方面,给出相应的分值。
      3.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依据评价指标,进行互评,给出对比分值,这一点很重要,为学生提供相互学习的平台。
      4.教师依据评价标准,逐项评价,给出客观公正的分值。
      5.教师做出定性评语,即:肯定两个习作闪光点,一个需要提升的不足点。
      六、定性表述
      “道序迭进”习作模式,功在道序,利在迭进。扎根于心理、教育学原理,遵循于少年认知规律,系统化设计,精准性操作,教与学结合,学与练融通,师生参与其中,道序递推迭进。实践证明,切实可行,行之有效。


分享到: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