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改前沿>> 运用教育美启迪学生 正文

运用教育美启迪学生

2014-03-28 14:36 文/陈付学 科技信息报今日文教周刊
       对美的追求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的事物在人的心中所唤起的那种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的面前时,洋溢于我们心中的喜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的教育也是美育的重要内容。教育工作者以美的品行、情感、语言、仪表能启迪学生智慧,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一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注重教育美,充分认识美、体验美、发现美,让美的教育在我们的工作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第一,美的品行。老师的心中要始终装着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朝气蓬勃,对学生有感召力、辐射力。以友善的态度对待、尊重教室内的每一个人,尤其对待那些思想、学习、心理上有障碍的学生。要坚持正面教育,绝不讽刺挖苦他们。要以慈母般的爱,使教育产生出一种最质朴的动情效应。“以要求别人的心要求自己,原谅自己的心原谅别人,”给予学生关怀、理解、支持,实现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心理换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都深刻的体会到:一束信任理解的目光让学生倍感亲情的温暖;一个细小鼓励的拍肩动作会让学生倍增学习生活的勇气;一次小小的帮助能使学生经久难忘。因此,老师良好的品行和自觉的“感情投资”会给学生造成愉悦的心理状态,达到师生间的双向交流,为教育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美的情感。情感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映。愉悦的情感可以诱导、焕发出对工作、学习的高度热情。反之,不仅使人降低工作、学习的效率,而且会使人厌其行为。教师带着美的情感走上讲台,学生自然会流露出“亲其师而信其道”的表情,缩短心理上的距离,产生出情感上共鸣,从而创设营造出良好的情景教学氛围。爱是情感的核心,是美的教育实施的基础。一个优秀教师会“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严而得体,严而有方。只有激发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才能推进认知活动的顺利开展。热爱生活,热爱学生,才能把激疑、质疑、释疑蕴含在学习客体的创造性教学过程中;才能把教育教学中的知识美、色彩美、形体美……贯穿于教育工作中;才能寓教于乐,把课堂变成轻松乐学的场所,把学校变为师生共进,教学相长的基地;才能达到认思增趣,以趣促思的目的;才有利于师生加深记忆、启迪、培养能力,促进顿悟的发现。
       第三,美的语言。语言是人意识的外化形式。优美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并使其产生出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老师不仅要有深渊的知识,还要有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要杜绝“口头禅”现象。试想一个土话连篇、口头语不断的老师怎能给学生以美的语言形象呢?美的语言应是言简意赅,优美动听,绝不会拖泥带水。在课堂上,具有娓娓动听的道白,声情并茂的讲述,加上传神的姿态、微妙的表情,灵活多变的教法,自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形成易于控制注意个性的意志品质。当这种品质形成以后,学习本身已被体验为一种需要,使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知识中蕴含的自然的、情思的、逻辑的、哲理的各种规律。因为凡是合乎规律的教学,都合乎人们的生理韵律。知识与生理共构合律,自然会产生出一种舒适愉快的心境,加强良好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不断追求新知,不再只满足于悦耳、悦目的感官情调的层次,而是沉醉在对学习客体内在美的感知、品位和陶冶之中。学生心灵上产生出的愉悦情感,在心理上则表现为对要达到目的所持成功的心向。成功的心向有助于人的注意,认知和思维的激活;有助于保持稳定情绪,戒骄戒躁;有助于迸发奋发图强和知难而上的坚强意志。 
       第四,美的板书。“一手好字,受益一生”。作为老师,一手好字对教育工作者有着特殊的含义。在课堂上面对着一双双求知的眼睛,老师饱蘸着一种情感,工工整整地写出一手漂亮、潇洒的粉笔字时,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从中受到“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潜移默化的启迪、影响。尤其对青少年学生,他们可塑性强、好奇心重、模仿性大,一手好字会起到事半功倍、意向不到的教育教学效果。“文如其人,字如其声”。一个老师若有一手好字,学生无形中会自觉不自觉地模仿、学习老师的一招一式,爱屋及乌,由此不仅喜欢老师的书法造诣,还喜欢上老师的课。学生往往怀着崇敬、羡慕的心情接受教育,认真听课。课堂上注意力、观察力尤为集中、仔细。对学生记忆力的培养也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日积月累,学生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课堂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可想而知了。由此,和谐流畅、布局合理的板书,本身就是对美的追求、美的认识、美的体验享受。让享受在充满爱和美的情景氛围中接受知识的过程,不正是美的教育、启迪所在吗?
       能认识美、体验美、感悟美、发现美,这是一种实现自我教育的精神享受。教师要把自己高尚的审美情趣,对美的鉴赏和追求,不断溶于教育教学艺术之中,去感染、启迪学生,逐渐陶冶学生美的情操,使美育与德、智、体育共进,达到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没有美育的教育不是完美的教育。
                                                       (作者单位:山东临沂市平邑经济开发区中心校)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