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改前沿>> 谈谈如何构建初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 正文

谈谈如何构建初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

2014-03-28 14:40 文/黄振芳 科技信息报今日文教周刊
分享到:
       语文素养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要想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体现教学成果,教、学双方必须紧密联系、积极互动,构建一个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的教学模式。我在教学中借鉴优秀教学经验,结合本校教学实际,进行了教学探究和尝试,形成了自己的构建有效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方法如下:
       一、展示目标,明确要求。
       目标是一切活动的起点和归宿,有了目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有追求和学习方向。教师设计课件目标要追求简洁、精要,要明确这节课所学的任务,有重点的体会、感受、积累、运用,进行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有效的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才能使这堂课的有效性得到进一步的体现。
我在教学《忆读书》时,是这样设计学习目标的,知识与技能:1、熟记文学常识和重要生字词;2、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抓住文章思想内容的要点,对作者所说的“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有比较透彻的理解。 
       二、激趣激情,创设氛围。
       每一节语文课的课前导入是必不可少的,好的导入能深深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像一场精彩的戏拉开了序幕,那样就容易扣动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整节课的内容做充分的感情铺垫,它是语文教学至关重要的步骤,也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导语的设计,情景的创设,不能离开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无论何种类型的导入,都要针对教学目标,都要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
       我在教学《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时,情景是这样创设的:让学生表演发生在马克·吐温身上的两个小故事,《马克·吐温与理发师》《死是千真万确的》,通过切身体验,马克·吐温的幽默诙谐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通过文章来进一步感受他的幽默风格就水到渠成了。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提供生动逼真教学情境和丰富多彩教学资源。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新型信息传递手段越来越多的今天,语文教学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是必要的,利用录音、幻灯、投影、电脑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能够形象表现许多教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教学内容,其收效之大是教师的许多口头表达所不能企及的。让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启发、点拨、解决疑难问题以及听说读写训练上。
我在教学《春》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精心设计了一个课前导入和朗读环节:在讲课前,先投影春、夏、秋、冬的风景图,让学生欣赏并观察,口头简要描述画面,并背诵描写春天的各类古诗文,然后在声画背景下播放全文的朗读录像。那美不胜收的佳景和配音员丝丝入扣的朗读,让学生在有如身临其境中感受到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花草树木竟相争荣的景象和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从而达到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目的,使后面的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重视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创设富有变化、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才能推进其求知欲,发展其智力因素,通过引导,鼓励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只要他们有了问题意识,那么就有解决问题的需求,这样就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我在教学《卖油翁》时,重点就是“孰能生巧”的道理。首先让学生实验,亲自动手将水倒入葫芦中,做不到,为什么?激趣后马上就会产生一个关注的问题:卖油翁为什么能做到?“惟手熟尔!”(技艺精湛,熟能生巧)又引申出第二个问题:还有谁做到了?“陈尧咨”。讨论后学生又会想到:哪些语句表现了他们的特点?他们对待自己的本领态度一致吗?卖油翁对陈尧咨的箭术态度怎样?陈尧咨的心理历经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学习、做怎样的人?师生共同讨论,课堂气氛热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还有德育渗透。再则,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生的学习活动、学习成效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教师在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个体差异这一特征,进行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与学习能力相适宜的学习目标、问题内容、学习要求,开展有梯度的教学活动,为学习困难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减轻学生因学习困难而带来的心理压力,使他们乐于完成目标,实现学生整体学习能力的提升与进步。
       总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还需要更多研究者付出艰辛的努力,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总结有效的策略。
  (本文荣获国家教师科研基金会十二五重点课题二等奖。研究员编号:CTF120166-81-24作者单位:广西桂林市阳朔县兴坪镇朝板山初中)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RSS订阅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