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改前沿>>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之我见 正文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之我见

2014-01-08 17:57 文/张文华 科技信息报今日文教周刊2014年1月6日A7版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各地纷纷出台教育改革政策,国学语文的地位得到相应的巩固和提高。现在考试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作文所占的比例都非常大,因此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那么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根据多年从事语文教学的经验和体会,谈谈我肤浅的认识。
        一、多阅读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
        俗话说学生的学习是“三分课内,七分课外”,这句话讲的是语文学习要依靠大量的课外阅读。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能够很明显地感觉到学生之间语文素养的差距,这种差距形成的原因有很多,首当其冲是学生之间在阅读积累方面的不同。尽管我在语文教学中大力倡导“读好书、好读书”,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但两次的调查仍让我汗颜,大多数学生只有一个巴掌的课外阅读数量。“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生作文的质量往往与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成正比。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因“读书破万卷”,方能“下笔如有神”,成为“诗圣”;当人们问起鲁迅先生有什么写作技巧时,他回答“文章应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可见,多阅读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
        二、广积累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
       古语说“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知音,“千剑”、“千曲”皆靠积累。“观”、“操”概括了积累方式,“千”强调积累的广博。积累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生活方面,俗话说“见多识广”就是要广闻博见,以求阅历丰富。李时珍之所以写出举世闻名《本草纲目》,是因为他走遍祖国的名山大川,尝遍各种药材;曹雪芹能写出世界名著《红楼梦》,正是得力于他丰富的阅历。二是书面积累,作摘抄、写日记、做卡片、写心得等都是书面积累的方式。宋代梅尧臣,出门常带一个布袋,一路上随时把所见所闻所感记在纸条上投入布袋,再带回家去整理分类,日积月累,终于成为赫赫有名的学者。平时积累多了,手头的素材丰富了,写起东西来就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请看下面一则例子:“2013年2月2日,短短24个小时,河南、四川、甘肃、贵州四个省份先后发生特大交通事故,近50个鲜活的生命无缘2013年春节。2013年11月1日,广西自治区梧州市岑溪市三堡镇车河村三堡炮竹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11人死亡,17人受伤。叙利亚战争已至少造成10万人命丧黄泉;美国纽约州一名男子先后在一家理发店和一家商店内开枪,打死4人,重伤两人。”同样是写“死亡”,因作者手头积累丰富,能不断更换用词,句子就显得生动,有文采。所以说:“生活中不是缺少写作素材,而是缺少发现写作素材的眼睛。”青少年时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阶段,让学生多读、多背、多记忆优美的词语、句子、篇章是何等的重要!我在教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前布置学生进行预习:搜集有关月亮的诗句。在课上,学生在读懂、背熟此词后,进行了“对诗”活动,学生兴致高昂、诗句喷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这样一举三得,不仅学习新知识,又巩固已有的知识,并系统掌握了有关月亮的诗句的素材。因此,广积累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
       三、勤练笔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写文章也是一样,不练不行。多写多练,勤耕不辍,写作水平定会日渐提高。鲁迅一生出了十六卷集,翻译作品还出了十卷集,总字数竟达一千多万。莫言,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笔耕不辍,一发不可收拾,一系列乡土作品喷涌而出,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2012年斩获诺贝尔文学奖,是中国作家获得此项殊荣的第一人。巴尔扎克在20年内写出90多部小说,平时每年写出四五部。我自己有过这样的经历:以前我害怕写作文,但后来老师教我们怎样写日记,于是我每天坚持写日记,谈感受。因为日记是自己写给自己的,就没有压力,只管有感而发。这样,虽然我写的东西没什么文采,却养成了用笔跟自己谈话的习惯,这也促使我更有兴趣地观察事物。以后,老师布置的作文,我也开始不怕了,觉得那只不过是写一篇额外的“大日记”。走上讲台以后,基于自己的写作经验,我便经常鼓励学生在完成隔周一次大作文的同时,坚持写观察日记,及读书笔记,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基本功,很多学生在自治区现场作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因此我觉得,勤练笔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
                                                                                          (作者单位:新疆巴楚二中)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