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改前沿>> 对素质教育的几点反思 正文

对素质教育的几点反思

2013-12-11 16:20 文/王伟 科技信息报今日文教周刊2013年12月9日A6版
       金黄的硕果挂满枝头,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切入到教育中,我们可以十分肯定地说,素质教育在山东已经驶入快车道。伴随着各种学习、各种培训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思想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教学行为也变得日渐新颖与活泼,可以说每一个人都经历了由一个旧我向新我的转变。毋庸置疑,成绩是肯定的。但是,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反思存在的问题。不可否认,我们的很多观念、很多做法还不是十分的正确,还有待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摸索,进一步探讨,做到日臻成熟与完善。现在就我个人在实践中的认识,谈以下几点,和老师们共同探讨。
   溺爱不是爱
  还记得去年的情形。耳边响着的是我们要“尊重学生”“爱学生”“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这一浪高过一浪的呼声,甚至报纸上也出现了“学生上课睡觉,该如何对待?”这一类的问题讨论,回想以前自己是多么赞同有些所谓专家的 “学生上课睡觉老师无权干涉,我们何不悄悄为其加件衣服,”“学生上课睡觉,老师更应该从自己的课堂为何不能吸引学生来反思”的看法,现在看来觉得是那么的可笑。是啊,学生上课睡觉老师悄悄为其加件衣服,表面上看来的确是爱学生。可关键是,这种爱到底给了学生哪些益处呢?老师这样做的结果恐怕只能是耽误了这个孩子的学习、助长了他上课睡觉的坏习惯,同时也容易使其他学生滋生类似的不良习气。想想再过几年或几十年,学生回过头来能理解我们的做法吗?我们这样做能获得学生的尊重与爱吗?至于所谓的“应从自身的课堂为何不能吸引学生来反思”的说法,现在看来,也应辩证看待,诚然,如果一个教师的课堂上有大多数或一部分同学都在做与教学无关的活动,这时的确应该反思。可是,如果全班五十多个孩子只有这一个孩子睡觉,如果这一个孩子在很多教师的课堂上都睡觉,我们还能说是教师的课堂缺少精彩,没有充分吸引孩子,没有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吗?
   学生不是孩子
  我们经常听说,教师应关爱自己的学生,应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爱自己的学生。如果从强调教师要发自内心的去关注、去赏识学生这一方面来看,这句话无疑是正确的。可如果我们只局限于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就一定能教育好学生,就不一定行得通了。试想,我们这些做人父母的又是如何来对待自己的孩子的呢?的确,我们对孩子的爱无以复加,我们可以十分肯定地说,对子女的爱是人最无私、最深沉的爱。可是,如果有人让我们具体回答如何爱自己的孩子,先不说我们是如何对自己的孩子寄予厚望,多么希望他能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这一点,那么我们的爱应该是希望给他们提供最好的生活学习条件,首先希望他们健康,其次希望他们成才。从这里看,如果我们仅仅把自己局限在像父母对待子女一样来对待我们的学生,为他们筹划一切、事事包办,我们就大错特错了。有人说过,爱自己的孩子,这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情。做一个好老师,不仅需要发自内心的爱学生(爱是前提),需要无私的奉献精神,更要求我们:
  (1)具备较好的教学能力,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并能够采取有效的、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2)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一位好老师,一定是不仅专业技术知识过硬,而且知识渊博,具备基本的百科常识和生活常识,能够解答学生的关于生活中的各种疑问,帮学生处理生活上的各种问题。
  (3)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一位能赢得学生尊敬的好老师,一定能从各方面影响学生。他一定具备强烈的求知欲,正直、诚实、负责、具有幽默感,有头脑有思想,勇于改正缺点,能够克制自己的情绪,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各方面能作为学生榜样的人。
     教室不是舞台
   新课程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课堂教学的改革。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课堂上教师唱独角戏、满堂灌的现象日趋减少,大多数的老师重新认识自己,改变了原有的课堂模式,致力于通过师生双方的交往、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消除了过去学生被动接受的弊端,达到了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教师借助各种教学手段,使得课堂异彩纷呈 ,不断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可是,我们也不能否认,有些地方由于教师过分追求课堂的花样与形式,过分看重多媒体的课堂辅助成分,课堂上花样百出,一会儿唱,一会儿跳,一会儿画,又是讲故事,又是表演相声,又是放短片,一节课下来,感觉的确是新奇独特,可是当我们静下心来回想时,我们会发现,课堂上的很多环节,对同学们解读文本意义不大,或毫无意义,甚至影响了对文本的解读, 如果这样,我想,即使花样再繁多,形式再独特,也不能说是一堂好课。我认为,一堂好课无论如何也离不开对文本的剖析解读。              
  我们深深懂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素质教育不是阶段性的教育,对教育的改革与反思应该贯穿教育过程的始终。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进步,才能有教育的不断发展。
                                                                   (作者单位:潍坊一中)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