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通卫星中频分配网络防雷的思考 

                                                  文/罗雪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进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和在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的有力措施,是利国利民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整体推进村村通工程,同时集中技术力量,集中财物通过技术手段来维持广播电视的长期通。

   选用中频网络的优越性及存在的问题

   1、布网成形后用户能在室内有选择性的收看到20—40套不等的高清晰电视节目。

2、网络设备主要采用卫星地面接收天线、高频头有源、无源功分器、线路放大器、电缆、DVS卫星接收机。组成星树网络结构,用户从1至几十户不等。

3、用户结构形式是联网收看、各户有选择收看各自喜欢看的节目。

   4、网络接地要求在4欧以下,但施工后按配发接地桩,电阻值不达标(一般在几十欧之间)。

   5、雷击后,一户受灾,几乎秧及整网,损失比较严重。随着工程的进一步推进,损坏设备还将会更多。

   雷电雷击的来源

雷电是自然形成在大气中的放电现象,因雷击经常使有线电视设备损坏。在农村由于管理体制的不健全,技术不保证,普遍存在建设易、在建难的问题,有的村寨出现电视返盲村现象。建立健全村村通维护站,是保证村村通长效运行的机制。同时有效的技术方案是保证网络减灾的有效措施,尽可能减少雷击设备的损坏。

   1、雷击的两种受灾方式

   直击雷:直击雷是在雷电形成的地区产生的雷击。受灾面有限,而且受灾严重。据气象部门统计,直击雷占雷击率的10%。防范办法是避雷针、市电电源方面防范。

   感应雷:感应雷是由静电感应和雷电流产生的电磁感应两种原因所引起。感应雷雷击受灾率占90%,危害相当大。

   网络结构存在的问题及防范

   卫星中频分配网络其结构是利用树型结构,星型结构对用户实施有效的信号强度,信号质量的分配。其过程是SYWV-75-5物理发泡电缆进行机与机的连结。中间件是功分器,分析雷击受灾的主要因素是:

   1、系统接地的不够完善。2、对市电雷击源进入接收机电源部份的防范问题;3、网络用户间缺少开关闭合的接地防雷系统。4、防雷避雷针杆设施不到位。针对以上四个因素,本人认为: 在实际施工中引放几条支干线应设几个接地点,接地电阻4—6欧。目的是为了减少网络线路间的电位平衡。雷击时只击一处,不致于到处电击,多处损坏设备。

   对于电源雷的防范问题

DVS卫星数字接收机工作原理框图可知,电源部份采用开关电源,提供电能给机板解调器、解码及控制器、音频DAC、视频编码器、运放、操作显示面板、LNB供电器。这些部件最大的特点低电压供电,CPU控制。由于CPU自身特点所决定怕静电、怕雷击。应算器、解调器、放大器都是由IC器件集成部件,受不了强电压、电流的充击。从中频方案户均单机多点可能引入电雷击的特点来看有必要从防电源雷上下功夫。数字机开关电源部份大都采用了压敏电阻作防雷击的办法,但抵御不了强电压电流的冲击,造成机损。建议在电源输入端采用1:1的普瑞电源变压器进行供电防雷。抗雷击电流选择在10—20A之间。其特点是对市电50Hz供电时有恒压的时间反应过程。当遇到外来雷电的袭击时(指尖峰压、浪涌压),普瑞电源磁饱荷变压器有足够的反应感应时间,当尖峰压、浪涌压到达次级后,其峰值、浪涌压已基本消弱衰减,构成不了开关电源的损坏,起到了良好的防雷保护作用。

网络用户间开关闭合器的接地概念引用

   中频电视信号传输媒体是电缆、整机。传输电视信号的条件是两点间的导体必须具备一定的电位差才能传输电视节目。但是网络接地时只能在外表物理层进行接地处理。当雷击电压串入芯线内部时,与外表层产生电位差进行放电时,同样造成电视设备损坏。最明显的特点是:接收机高频头放电损坏,功分器、电缆线的损坏。

   避雷针杆的设置

   在有通信手机塔的村寨,且在保护区内不设避雷针杆,远离铁塔的村寨应在高处设避雷针杆,以45°角的伞形区为保护区,防范直击雷电的雷击。尽量减少设备的损失,接地电阻小于

对中频方案的重新认识

   中频电视分配方案是多机组合共用天线的接收方式。其特点是节约了大量的卫星接收天线,同时能有选择性的收看多套电视节目,工程方案的实施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与欢迎。但是由于防雷技术手段的相对不够完善,雷雨季节一到,受灾面广,农民群众因贫困怕出钱购机,基层管理者怕承担成本责任,对于技术保护措施方面,基层管理人员,有的已经到了谈雷色变的程度,担心不知什么时候又雷击受灾了。问题怎么办,该如何处理受灾设备。为此本人认为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有必要进行同商家、厂家技术部共同协凋解决设备防雷的问题。首先从产品上入手,进一步完善防雷措施。其二,在施工中的技术监督上认真做好网络接地的问题。其三建立长效的技术保障体制,加派有实际维修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确保农村广播电视的长期通。

(作者单位:贵州省毕节市撒拉溪镇文化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