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教视点>> 初中音乐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初探 正文

初中音乐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初探

2025-08-06 16:37 解锡民 今日文教周刊
山东省东平县青峰山实验学校 解锡民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能让学生领略中华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还能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文化底蕴。
       一、教学内容层面。
       引入民族音乐作品:在课堂上增加中国古代经典音乐作品以及近现代优秀民族音乐的比重。比如教授古曲《高山流水》,它背后承载着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知音故事,能让学生在欣赏高雅音乐的同时,感受古人对友情和艺术境界的追求。
      介绍民族乐器:系统地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如二胡、古筝、琵琶、笛子等。可以展示乐器的实物,让学生观察其形状、构造和材质;现场演奏简单曲目,让学生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比如二胡的音色深沉悲怆,适合表达哀怨、思乡等情感;古筝音色清脆悦耳,既能表现小桥流水的婉约,也能演绎金戈铁马的豪迈。
       二、教学方法层面。
       故事导入法:在讲解音乐作品前,先讲述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或文化典故。比如在教唱《孟姜女》这首歌时,先讲述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让学生带着对故事的情感共鸣去理解歌曲中孟姜女的哀怨和悲愤,从而更好地把握歌曲的情感表达。
       比较教学法:将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进行比较。比如对比中国五声音阶音乐和西方七声音阶音乐在旋律、和声上的差异;比较中国古典音乐的含蓄内敛和西方交响乐的宏大激昂。通过对比,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风格和文化内涵。
       小组合作探究法:布置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音乐探究任务,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例如让学生分组探究某一地区民歌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学生通过查阅资料、采访民间艺人等方式进行研究,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展示。这种方法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三、教学活动层面。
       举办传统音乐欣赏会:定期在学校举办传统音乐欣赏会,邀请专业的音乐团体或民间艺人来校表演。可以安排古琴演奏、民族歌舞表演等节目,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传统音乐的魅力,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开展音乐创作活动:鼓励学生运用传统音乐元素进行创作,从而实现传统文化与音乐创作的有机结合。
       组织音乐社团:成立民族音乐社团,如二胡社、古筝社、戏曲社等。社团定期开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排练和演出。通过社团活动,学生可以深入学习和传承传统音乐,同时也为有相同兴趣的学生提供了交流和展示的平台。
       四、教学评价层面。
       多元化评价指标.在音乐教学评价中,除了关注学生的演唱、演奏技巧外,增加对学生传统文化知识掌握程度和文化理解能力的评价。过程性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记录学生在传统文化学习中的表现和进步。比如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的参与度、查阅资料的认真程度、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变化等,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