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题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国学教育 正文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国学教育

2016-09-08 10:38 李雪琴 科技信息报、今日文教2016、8、1

                           四川省夹江县甘江镇第三小学  李雪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要深化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进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自豪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让国学经典走进课堂,渗透在语文教学中,是发扬传统文化、弘扬经典的有效途径。国学中经典,是智慧的古人对人生、社会、世界独到而深刻的认识,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能培养学生良好语言能力,树立正确价值人生观与世界观。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有义务将国学教育渗透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在日常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快乐识字,让语文教学更有趣  
        识字是语文教学的开端,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识字教学在明清时期主要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合称“三、百、千”。识字教学中应注意汉字的特点,循序渐进,尽量通过对字形字义的分析来帮助学生认读;注意利用儿童心理特点,强调记忆在识字教学中的作用;不搞单纯的识字,力求把常用字编成有意义的韵语,并把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糅合其中,使识字教学呈现出一种“文”与“意”结合的趋势;在识字教学中进行写字(习字、书法)训练。这些都是很值得借鉴的经验。
        写字作为一种单独是基本训练,古人教育经过长期实践探索,逐渐形成了一套相对稳定的教材和有效的训练原则、步骤和方法。
        1.写字训练的原则是先大后小,先慢后快。王筠认为“写字不可学小字。”唐彪则主张大小并练,并提出:“学生初入学,止宜写两字,不得过多,两字端正,方可换字。若贪字多,便难成就矣。”
        2.写字教学步骤和方法,即先扶手润字,继而描红、描影、跳格,最后临帖,其中对扶手润字尤为重视。崔学古指出:“学生无知,与讲笔法,懵然未解,口教不如手教,轻重转折,粗略具体,方脱手自书。”这些经验显然与汉字的特点相合,是很值得注意的。    
        在识字教学中,可通过多媒体演绎汉字演变过程,从甲骨文的象形文字,到小篆、隶书,再到现今的宋体。如“门”字的甲骨文很像两扇门的样子,指的是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置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这样不但从形体的变化,还到文字意义的认知,都给学生一个详细生动的意象,寓教于乐。汉字教学还可以从会意字、形声字造字的意义着手。如教学“看”字时,我告诉学生:上面是手,下面是“目”,表示用手放在眼睛上面看,学生很快就记住了。另外,教师可以把书法、国画等国学文化融入班级课堂授教,尤其是现在电脑、手机流行,让学生写好字,书写端正、工整,教师有着重大的责任。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每天的语文课堂中必须安排十分钟写字,规范学生写字的笔顺、笔画、间架结构、偏旁部首等。     
        二、国学教育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
        国学中的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间,这些优美的词句口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已经成为祖国文化的瑰宝。优秀的古诗词不但情理趣兼备,易于诵记,而且能启迪人的心智,真正让学生受用一辈子。通过诵读经典名作,如《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孟子》等蒙童教材,不但可以教授学生许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而且可以使小学语文课文的学习得到有益的补充,从而提升自身的语言文字素养。
        三、文言文,让语文教学更经典   
        文言文独具特色的古朴之美——文美、韵美、意美、境美和时代塑造的含蓄、幽深的内涵,学习文言文既能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又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性人格,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更经典。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见诵读的重要作用。在诵读国学经典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学修养和写作水平都会逐步提高。小学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启蒙时期,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国学经典进行启蒙教育,讲授传统美德,让学生用传统文化做生命的底色。国学经典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结晶,可以说一部国学经典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从汉乐府《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中,让学生懂得惜时;从《弟子规》“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中,让学生懂得仁孝,明白做人的道理;从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少年强则国强”,更让学生树立了将来为国家奉献的远大抱负。在声情并茂的经典诵读中,让学生轻松记住一生受用的礼义廉耻,懂得谦卑,懂得真诚,懂得仁孝。   
        四、经典故事,让语文教学更轻松   
        语文课堂,更应注重与课文相联系的国学经典故事的适时引入和补充,为学生学习注入源头活水。引导学生说出了解的古人勤奋学习的故事。学生能说出许多故事,如《囊萤映雪》《闻鸡起舞》《临池学书》《凿壁借光》等,我挑选一个经典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并布置学生回家搜集阅读其他几个故事,这样学生的收获就大了,既加深了读课文三姐妹刻苦精神的理解,又拓展阅读了不少内容,可谓一举多得。
        国学经典中蕴藏着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的智慧精髓,它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显证,也是每个中国人在社会上的处世之本!语文教学需要弘扬祖国优秀的国学经典,让经典的种子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让每个炎黄子孙都烙上“中国印”,让语文教学更彰显人文内涵和文化底蕴。  
        在国学教育中,通过诵读、手抄报、文化墙等形式,让学生体会国学作品中蕴含的自然美、人性美,进一步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总之,我们应该把小学语文中的的国学教育看做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不能仅仅把国学看成是知识体系,更不能让国学教育跟着潮流来,又随着潮流走。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不得不充分认识到在语文教学中国学文化回归的重要性。为此,我们必须拓宽语文教学中国学教育的新途径,开展新国学教育。
 (作者为《国学融入学科创新教学实验研究》课题研究员,编号:DCF13011-009A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