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题研究>> “互动”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 正文

“互动”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

2014-03-12 10:44 文/冯春美 科技信息报今日文教周刊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达到此目的,教师必须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要改变以往那种被动、封闭、接受性的学习方式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除了备好教材,更重要的是备好学生。惟其如此,才能驾驭课堂,使课堂教学中关键环节——师生“互动”不流于形式,学生才会在“互动”’中得到启发,自主性地学到知识,乐学会学,思维得到锻炼,学生自身得到了发展。
       教师如何在课堂上掌握好“互动”的环节呢?
       首先,应了解什么是“互动”。我认为师生人人都动,每个人的各感官系统都动起来,每个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人人参与,自主探究,是一种集体智慧的交融活动。师生双边活动,既是理念上的动,又是行为上的动,还应包涵思维及思维过程中的动,最终落实到通过“互动”,合作探究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其次,要了解“互动”的方式。浅层的“互动”形式只拘泥于教师发问,学生作答;学生“开火车”朗读精彩片段;分组讨论。表面看起来场面宏大,气氛热烈。这只是从形式上给人以人人都动起来的热闹,但没有发自学生心灵深处,不是积极主动地动,学生主体作用并未真正发挥,是被动的“互动”。真正的“互动”应该是: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师是高明的导演,通过精心的组织,创设情境,营造气氛,启发诱导,经过学生自己体验,领悟,会意,从中体会教师的意图及教材大纲的要求,这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最后,“互动”是应注意的问题。
       1.教学中应建立民主、平等、尊重、理解的师生关系,始终保持一种开放心态,把这种关系渗透在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学生有很大的思维空间,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教师激活,就会百花齐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能把握住度进行收,要收的巧妙,收的合理。要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奖励性评析,对好的思维,好的见解,要在学生中发扬,对错误的说法或观点要找出根源,让学生在今后的“互动”中注意克服,以免陷入误区。
       2.新课标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更高。教师怎样才能导出有价值的问题,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独立进行思考,说出自己的观点,得到新知;教师还要挖掘知识背后所蕴藏着的思维方式;才能应对突如其来的问题,化险为夷;这样就要求教师既要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要有很强的、灵活的组织能力。这样,才能突出“互动”上好每一节课,完成新课标提出的任务。
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真正发挥出“互动”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达到知识与能力全面发展的目的。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边河中学)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