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改前沿>> 小学数学“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正文

小学数学“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2020-05-18 15:46 陕志晶 今日文教周刊
分享到:

山西省翼城县西街小学  陕志晶

      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一个有机整体,只有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作用,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诱发思维、引导思路,掌握思维的策略和方法呢?本文浅谈三种“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
      一、分层次教学模式
      情境问题:以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由感而发,产生不吐不快的感觉,进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因此在这一环节强调教师趣引,用趣味导引教学,创设最佳教学情景和状态,注重趣味性与知识性的结合,强调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例如:在数学教学《周长》这课时,教师创设了小蚂蚁沿着树叶爬一周及小蚂蚁和学生之间的一段轻松对话,激发学生认识周长的强烈求知欲望。
      自主探究:这一环节教师尽可能做到知识让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提出,方法让学生归纳,信息让学生搜集,使学生学会学习,调动学生多种感想,在体验求知实践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在《周长》一课,为了加深学生对周长的理解和掌握,教师通过让学生描一描、摸一摸物体表面的周长等活动,拓宽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
      运用创新:使学生由掌握书本知识到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潜心钻研教材,驾驭教材,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主动性教学模式
      把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把主动性还给学生,是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首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设计了“学生当老师,讲给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方法,通过这种“讲练结合”的教学设计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的局面,把学习的主动性归还给学生。课堂中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然后再把自己所学展示出来,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感情共鸣。其次,在教学中要求教师“适当点拨,激发兴趣”,把更多的思考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品味、去评论、去研讨,以求对知识透彻的理解,在教学关键之处加以点拨,尽量把“讲”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勤奋”起来。最后是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和谐默契,课堂气氛融洽,与学生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处于平等地位,效果良好。
      三、多媒体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给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环境和条件。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角色的变换和学生主体意识的体现。校长在多次教学研讨会上要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根据需要尽可能使用多媒体课件,尽量创设建构一个新的知识情境,更好地帮助学生自己主动获取知识、掌握知识;为学生创设更多的思维活动机会。教学中教师会利用生动的画面,适时发问,引导学生去探索和总结,从而完成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如:在教学《直线、线段的认识》这一节课,教师只能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或者拿一根线绳拉直,做叙述性的讲解。由于提供给学生认知的材料不能充分体现出直线的特性,学生很难形成正确的表象,更难抽象出“直线能向两端无限延伸”的本质特征。根据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表现形式的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的优点。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在屏幕上首先出现一个“点”,“点”缓缓向两边延伸成直线。由于电教手段的运用,静态的图形变成动态的,抽象的概念变成直观可感知的物象,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直线”的内涵。
      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创设了一种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愉悦、和谐的情境中学习。课堂上教师既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知识,更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所致,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RSS订阅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