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改前沿>> 创设物理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内驱力 正文

创设物理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内驱力

2021-08-11 15:29 蔡子序 今日文教周刊
分享到:
——以《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片段为例
贵州贵阳市第八中学 蔡子序

       摘要:创设问题情景进行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内驱力,设计变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有助于物理概念的建立、物理规律的探究、物理问题的解决,对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创设;问题情境;内驱力
 
       对“问题情境”和“内驱力”的解读,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中有不同的解释。这里的“问题情境”是指将物理问题融合于生活背景的、有感情的、优化的人造环境。这里的“内驱力”是指将教学要求逐渐变成学生自觉的行为动力,唤醒学生 “自我期待”的学习需求。疑问是思维的火种,创设物理问题情境,制造认知冲突,让学生从情境中发现和提炼问题;以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内驱力;以解决问题促进思考,猜想假设与研究判断,明确思维方向;以问题引领营造探究氛围,制定计划探究物理规律或解决物理问题,以快速开启高效学习活动之门,这种方法在教学中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内驱力,以孕育学生积极主动性和思维深度性,本文以《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片段为例,浅谈实践之策略与方法。
        一、创设实验情境,引入新课导航教学
         在引入新课的教学环节创设“碰鼻尖”实验情境,这是一个比较常用的案例,特点是该实验惊险与刺激,能很好地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在情绪上做好探究新规律的准备。根据教室布局具体情况,选择恰当位置,将摆球悬挂于教室天花板或用支架固定,摆线尽可能长一点,将单摆拉到鼻尖处,借此情景提出悬疑问题:释放摆球,球摆回时是否将人撞伤?参与实验的学生可能会略显紧张,教师可亲自演示,且进行伽利略单摆等高演示实验,让学生深刻体会科学家建立科学理论解释自然现象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小球为何总要去找这个等高的线?此现象中的“守恒量”是什么?引导学生会猜想、思考,从物理学的角度,深入地分析和解释这个现象?
在新课进行之初创设物理情境,将目标教学内容与常见的情境现象相联系,在课堂上重现特定生产生活等情境,自然切入并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学习内驱力的唤醒和调动,辅以特定的情境中挖掘物理规律及内涵,奠定一个好的开端,并为导航一堂新课教学的有效进行提供了保障。
       二、串联问题情境,渐进构建物理概念
       学生经验性的常识源自于大量生活的经验,需要创设体现物理概念本质特征的问题情境,使其保持新鲜感,再对经验性情境现象进行重新加工,才能实现事物共同属性的概括和本质特征的抽象,并在经验性常识基础上构建物理概念,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更是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关键。
       在新课进行之初创设物理情境的价值,不仅仅可以很好地用于引入新课,还可以将此情境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串联课堂教学相关核心问题,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提升情境使用价值与问题实效性。“碰鼻尖”实验情境,教师可以继续创设问题情境,采取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方式,从能量的角度来分析与讨论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问题,渐进构建机械能的概念。在下降和上升过程中能量转化及重力做功情况怎样?动能、重力势能是否实现了相互转化?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三种能量怎样相互转化?他们之间有何密切的联系?让学生真情感受,调动内驱动力,比较自然地构建了机械能的概念。
       三、创设问题情境,继续探究物理规律
       在探究机械能守恒条件时,教师可以继续基于“碰鼻尖”或单摆等高实验现象,巧妙创设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从中发现和提炼问题,并对问题的可能提出猜想与假设,制定方案、创造条件继续探究。教学活动设计如下:
       问题1.刚才小球摆动过程中总能回到原来的高度,说明有一个量是保持不变,这个不变量是什么?
       猜想:动能与重力势能的总和保持不变,也就是机械能保持不变,换句话说:动能与重力势能的总和是守恒的,机械能是守恒的。
       问题2.小球的摆动有时等高,有时不等高,什么情况下机械能保持不变?
       实验探究1.将小钢球换成较大的纸球重做实验,不等高,且很快停下来,分析原因,空气阻力不可忽略;
       实验探究2.小钢球贴着黑板摆动,不等高,很快停下来,分析原因,摩擦阻力;
       实验探究3.弹簧振子,光滑轨道,加摩擦垫,创设两种情境,对比实验现象。
       问题3.如果从外力做功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情况怎样?
       情境再现:等高和不等高的两种情况,外力做功情况分析。
       得出结论:有摩擦力或空气阻力做功,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不守恒。
       继续提问:如果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其他力都不做功,情况又如何?
       事实上,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需要在教学活动中真切感受探究的过程,体会科学描述和解释自然现象的乐趣,而科学探究乐趣的培养,创设问题情境,驱动学生深入思考与实践是重要的方法和手段。
       四、问题情境驱动,理论探究解决问题
       由于“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学生将情境与知识相联系的水平”。为此需要学生先积累一定的经验,构建物理模型,制定问题情境驱动任务,通过理论探究解决实际问题,进而培养学生关键能力,这也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在理论探究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时,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活动。
       任务A:初动能为Ek1,质量为m的小球从光滑曲面高度为h1的A点下落,运动到高度为h2的B点时,动能变为Ek2,忽略阻力。求:小球从A点下落至B过程中,重力做的功;初末状态小球机械能的关系。
       任务B:光滑水平面上质量m为一小球在弹簧弹力作用下从A向B运动,已知小球A点动能为Ek1,弹簧弹性势能为EP1,运动到B动能变为Ek2,弹簧弹性势能变为EP2,忽略阻力,求:小球从A点至B过程中,弹力做的功;小球和弹簧初末状态机械能的关系。 
       设计意图:以问题情境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知识,分析物理过程,探究学习,结合数学方法进行理论推导,得出机械能守恒定律。
       综上所述: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设计教学活动时,需要精准分析和掌握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实际情况,设计适合的问题情境,巧妙安排学生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激发学生信心、勇气和热忱,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必然会得到提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52-53
       [2]纪金忠.中学物理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思考与实践[J]湖南中学物理,2018,12

分享到: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